[发明专利]粉体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66458.4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军;关有俊;熊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03;C09D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体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卫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家庭及公共厂家的卫生间为主要的细菌产生源,严格控制卫生间的细菌滋生,有助于切实的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控制疾病的传染。在热带地区,疟疾、肠炎及其他由于细菌引起的传染疾病越来越严重,引起的死亡人数逐年增加,通过控制卫生间的细菌滋生,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疾病的传播。早期人们通过在陶瓷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杀菌,但是由于二氧化钛只有通过紫外光照射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使用中收到局限。而且二氧化钛的杀菌范围比较窄,杀菌能力有限,不能有效的控制细菌的滋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粉体涂料,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瓷表面涂料杀菌能力差、范围窄的问题;及该粉体涂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粉体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纳米银 1-60%
纳米氧化锌 10-60%
高岭土 10-50%。
以及,
上述粉体涂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配方提供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
将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混合,得到粉体涂料。
本发明粉体涂料采用多重无机纳米粉体,利用纳米银及纳米氧化锌对细菌进行直接的破坏,直接杀灭细菌,而且增加了抗菌范围,最大限度的控制细菌的滋生;本发明粉体涂料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粉体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纳米银 1-60%
纳米氧化锌10-60%
高岭土 10-50%。
具体地,该纳米银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30-50%,其粒径为50-100纳米;该纳米氧化锌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50%,其粒径为50-100纳米;该高岭土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0-20%,其粒径为50-100纳米。
本发明粉体涂料采用多重无机纳米粉体,利用纳米银及纳米氧化锌对细菌进行直接的破坏,直接杀灭细菌,而且增加了抗菌范围,最大限度的控制细菌的滋生。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粉体涂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原料:
按配方提供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
步骤S02,混合:
将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混合,得到粉体涂料。
步骤S01中,该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和前述的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
步骤S02中,混合设备没有限制,例如高速混炼机。混合时间,没有限制,例如为1-2小时。
本发明粉体涂料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粉体涂料制备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粉体涂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纳米银 10%
纳米氧化锌 60%
高岭土 30%;
将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混合,得到粉体涂料。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粉体涂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纳米银 30%
纳米氧化锌 50%
高岭土 20%;
将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混合,得到粉体涂料。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粉体涂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纳米银 60%
纳米氧化锌 20%
高岭土 20%;
将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及高岭土混合,得到粉体涂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