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61005.2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健邦触摸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电容触摸屏,可用手指触摸操作进行人机对话,一般用在触摸屏手机,触摸屏PDA,平板电脑,车载导航仪以及其他工控设备中。
目前在市面上凡是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 GLASS SENSOR部分线路都为钼铝钼或银浆材质,其工艺流程如下:
方式一,在镀好钼铝钼ITO GLASS表面涂上光刻胶,然后由菲林遮盖,经曝光显影后,把被菲林遮盖掉没被曝光部位的光刻胶去除后再退镀钼铝钼,清洗后,在ITO GLASS表面就留下所需要的线路。如图1和图2所示。
方式二,采用印刷方式将导电油墨印刷在ITO GLASS SENSOR上实现线路的成型,其工艺把导电油墨涂布在网版上,由刮刀从左至右把油墨通过网版上的线路图案转印到ITO GLASS上,再经过烘烤烤干即可。如图3和图4所示。
这两种制造方法都存在以下弊端:
1.工艺复杂,对生产环境要求很高;
2.工艺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3.工艺步骤多,对生产良率有极大限制;
4.不能做高精度线路的印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艺更简便、设备要求更低、制造精度更高、产品良率更高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是先把导电油墨涂布在网版上,再把大片油墨印到ITO GLASS或ITO FILM上,然后经干燥后用镭射光烧灼银浆产生所需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镭射成型,在线路宽度要求上比网版印刷有着明显的优势。
2.本发明的镭射蚀刻在环境、设备、场地要求上比钼铝钼或网版印刷有着明显优势。
3.本发明的镭射蚀刻在蚀刻良率上比网版印刷明显高,在工艺操作要求上也比网版印刷更简便。
本发明采用导电油墨镭射,因其无需太多专业设备,一些电路板制造中小企业可直接转型,故能更好的推广和普及,产品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使得广大的中低端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前沿的高端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愉悦,为普及和提高大众精神生活开拓了一个平台。
附图说明
图1到图4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1.网版 2.镭射线路 3.刮刀 4.ITO GLASS(FILM) SENSOR 5.镭射头 6.镭射线 7.菲林 8.曝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采用镭射方式将GLASS或FILM上的银浆用镭射光烧灼去除,从而达到实现线路的成型,其工艺流程如图5和图6所示。
先把导电油墨涂布在网版上,由刮刀从左至右把大片油墨印到ITO GLASS或ITO FILM上,再经过烘烤烤干,然后用镭射光烧灼银浆产生所需线路。这里的干燥过程也可以采用自然晾干、热风风干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镭射成型的线路在线路宽度要求上比网版印刷有着明显的优势。
2.镭射蚀刻在环境、设备、场地要求上比钼铝钼或网版印刷有着明显优势。
3.镭射蚀刻在蚀刻良率上比网版印刷明显高,在工艺操作要求上也比网版印刷更简便。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健邦触摸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健邦触摸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