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吹微型光缆护套表面的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269.4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阮云芳;陈锋;钟升;黄杰;熊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G01N21/952;G01B5/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型 光缆 护套 表面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吹微型光缆生产过程中的护套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讯网络不断发展,管道资源越来越显得匮乏,采用气吹敷设的微型光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气吹微型光缆相对普通光缆而言,直径小,重量轻,护套壁厚薄,最小厚度仅0.3mm,特别是采用机器气吹敷设方式,将光缆送到微管中,在气吹送缆过程中,光缆需要通过一定直径的密封圈,并且要求能承受12bar的气吹气压,如光缆护套有小鼓包则有可能造成光缆过不了密封圈而断缆,或因护套表面有脱料微孔都会造成气体从脱料点进入缆芯,造成爆皮而使微型光缆无法施工。正是光缆表面任何一缺陷均有可能造成光缆施工障碍,所以对气吹微型光缆的检测要求更精准,不容许有一个缺陷点漏检。
现有光缆生产线的护套表面检测系统均采用对射式检测器,其实现条件为被测物件遮挡光路,实现控制,这种检测方式控制简单,成本较小,但精度低,容易出现漏报现象。对于普通光缆生产而言 ,护套壁厚较厚(最小至少大于0.8mm),几乎不会出现脱料现象,假使出现脱料现象,由于护套较厚,缆芯与护套外径间的差值较大,这种对射式检测方式也容易检测,即使没有检测出产品缺陷,对于采用人工敷设方式普通光缆,也可采用事后修补方式解决,不会对施工有致命影响。而对于壁厚较薄的气吹微型光缆,如缺陷点较小,对直径的影响不大,这种对射式检测系统就很难检验,如缺陷点漏检,对施工的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检测精准度较高的用于气吹微型光缆护套表面的缺陷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检测座套,所述的检测座套由对半开合的上、下座套构成,上、下座套的中间设有穿缆通孔,上、下座套的一侧通过张力器相铰接,在上、下座套的前端和/或后端安设有对半开合的定径模,上、下座套的另一侧配置触点报警开关,检测座套的沿穿缆通孔的周向安设有色差反射式检测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对半开合的定径模为一对半圆弧轴承块构成,一对半圆弧轴承块分别安设在上、下座套的端口,所述定径模闭合时的最小孔径大于被测光缆外径0.3~0.5m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半圆弧轴承块前端外周设置有外凸的轴肩,所述的上、下座套的端口开设有定位沉槽,半圆弧轴承块与定位沉槽相配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色差反射式检测器安设在检测座套的中部或中后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沿穿缆通孔周向安设的色差反射式检测器沿轴向间隔布设多排,各排的色差反射式检测器在周向相互错开,所有色差反射式检测器的检测范围叠加后覆盖整个穿缆孔圆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沿穿缆通孔周向安设的色差反射式检测器沿轴向间隔布设2~4排,每排布设8~12个。
按上述方案,在检测座套的中后部沿穿缆通孔的周向开设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中安设色差反射式检测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将本发明安设到光缆生产检测系统中,光缆穿过检测座套,跟据不同微缆直径,安装的定径模大小与气吹微缆的密封圈相同。当光缆表面的出现鼓包直径超过探测器定径模孔径时,会瞬时撑开定径模从而触动触点报警开关,形成报警,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定径模回复闭合,继续工作。色差检测器是一种从探测器发出探测信号,经被测对象反射回检测器内部的接收器件,根据不同的反射光谱,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当微缆表面存在局部缺陷而漏出缆芯,反射回来的光谱会有别于护套表面颜色,从而形成一高电平报警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探测光源能覆盖光缆周向全部表面,从而保证光缆表面任何一点的缺陷均能探测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安设在气吹微缆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全段长检测,能有效地探测光缆表面缺陷,检测精度高,避免了气吹施工的风险。2、采用色差反射式检测系统,能检测气吹微缆表面每一处可能存在的缺陷,精确度高,从而避免对微缆微小脱料点的检测遗漏。3、检测座套采用对半开合的上、下座套结构,使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下座套的立体图。
图3、图4分别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