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铋酸银的二氧化锰催化剂及氧电极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8848.7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青;杨萌;孙艳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H01M12/06;B01J2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铋酸银 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Ag4Bi2O5掺杂MnO2的氧还原催化剂,其特征是由Ag4Bi2O5掺杂的MnO2、膨胀石墨和经过预处理的活性碳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首先将MnO2和Ag4Bi2O5放于研钵中磨细后再干混均匀,将得到的粉末转移至搅拌器中,再加入膨胀石墨和活性碳,进行再次干混;
(2) 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为0.2-3倍的溶剂后进行湿混,得到浆液;
(3) 在上述浆液中滴加一定重量比的PTFE后进行超声分散,得到黏稠的催化剂浆液备用;
其中步骤(2)中所用溶剂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或者水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
催化剂:30-77.5%(其中铋酸银掺杂量为催化剂含量的1%~20%);
膨胀石墨:10-30%;
活性碳:10-30%;
PTFE:2.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处理的活性碳的处理过程是先用3 mol L-1盐酸煮沸,用水洗涤至中性,重复以上步骤3次,除去其中酸溶性杂质,再用5 mol L-1的碱煮半小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重复煮沸3次,以除去碱溶性杂质,随后用丙酮洗涤3次,用来除去有机物,最后用真空干燥后过300目筛网备用。
5.一种Ag4Bi2O5掺杂MnO2的氧电极的制备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镍网、碳布、不锈钢网、碳纸、泡沫镍中的任一种为导电集流体;
(2)选用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为溶剂;
(3)选用催化剂浆液均匀涂在导电集流体上,于40-90 ℃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催化剂,疏水层碾压成膜的厚度控制在20-300 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电极的疏水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一定的重量比称取樟脑和乙炔黑放入反应器中,加入相当于上述混合物重量百分比为2-150%的乙醇进行搅拌,保持搅拌速度30-300转/分,搅拌10-60分钟,直至混合均匀;
(2) 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重量比的PVDF,再加入相当于上述混合液重量百分比为10-300%的乙醇后,保持原有搅拌速度,再次搅拌;
(3) 在上述混合浆液中滴加相当于浆液重量比为0.1-3倍的去离子水,保持原有搅拌速度,继续搅拌5-60分钟,使樟脑完全析出;
(4) 最后加入相当于浆液一定重量百分比的PTFE,继续搅拌5-100分钟,使混合物成为具有延展性的团状物;
(5) 将上述团状物在辊压机上碾压成膜,得到疏水层;
(6) 将疏水层在1-20 MPa的压力下压制在催化层上,并在50-120 ℃下的干燥箱加热0.5-4 小时,实现疏水层的造孔过程得到氧电极成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樟脑、乙炔黑、PVDF和PTFE四种物质之间的重量比为1:0.1-0.8:2-20: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8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