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7346.2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忠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节省光罩的费用,进而达到节省制造成本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日益发达,行动电话(Mobile Phone)、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笔记型电脑(Notebook)及平板型电脑(Planet Computer)等数位化工具无不朝向更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发展。
然而,行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笔记型电脑及平板型电脑中的显示荧幕是不可或缺的人机沟通界面,通过上述产品的显示荧幕将可以为使用者的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其中大部分的显示荧幕皆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主流。
近年来,随着资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资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资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滑鼠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其中电容式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更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
在此将上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简称为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为一种层状结构其包含有玻璃基板、触控电极层、遮蔽层、电极走线层、绝缘层、及保护层等结构,前述各层间为相互堆迭的层状结构,该玻璃基板具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触控电极层主要通过溅镀的方式将前述触控电极层披附于该玻璃基板的触控区后并通过黄光显影蚀刻的方式将所述触控电极成型,再通过印刷油墨的方式于该基板上的非触控区印刷遮蔽层,其后再以溅镀的方式将前述电极走线层披附于该遮蔽层上,再由黄光显影蚀刻的方式将所述电极走线成型,并由印刷油墨的方式,于该遮蔽区中该触控电极延伸端及不相对应的电极走线之处,印刷绝缘油墨以避免触控电极延伸端与不相对应电极走线短路,再通过镀膜的方式于前述玻璃基板、触控电极层、遮蔽层、电极走线层、绝缘层上披覆该保护层,公知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通过溅镀及黄光显影蚀刻的制程成型该触控电极及电极走线,相当耗费光罩的制造成本,以及溅镀时所花费的时间,故公知的触控面板制造流程需耗费大量成本及制造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节省触控面板制造工时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节省触控面板制造成本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基板,并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
于该基板的非触控区设置一遮蔽层;
于该基板的触控区及该非触控区设置一具有多个触控电极的触控电极层;
于该触控电极层上覆盖一金属遮罩,并在非触控区的未被该金属遮罩遮蔽处形成一具有多个金属走线的金属走线层,后并移除该金属遮罩;
通过黄光照射及显影及蚀刻等制程,于该触控电极层成型多个触控电极;
于所述触控电极及所述金属走线的交接处设置一绝缘层,并该绝缘层预留有多个电性连接孔;
于设置于该绝缘层设置一具有多个金属导线的导线层,并通过前述电性连接孔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走线及所述触控电极;
于该触控电极层及该金属走线层及该绝缘层上设置一保护层。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可大幅缩减整体制造工时,并因减少光罩的使用进而降低制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基板1
触控区11
非触控区12
遮蔽层13
触控电极层14
金属走线层15
导线层16
绝缘层17
电性连接孔171
保护层18
光学补偿层19
金属遮罩2
透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及结构示意图及制造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S1:提供一基板,并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忠,未经林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