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6448.2 申请日: 2012-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978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季鹏飞;李红宾;李永建;张砚龙 申请(专利权)人: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71/60 分类号: B01D71/60;B01D69/12;B01D67/00;B01D53/2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新红
地址: 065001 中国河北省廊坊***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聚乙烯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乙烯胺膜作为分离层的聚乙烯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某些含有其他气体(例如H2、CH4和N2)的混合气中规模性地分离CO2已经成为了具有环保性、经济性和重要性的化工过程。膜分离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势,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CO2分离技术。

有机高分子膜材料存在渗透系数与渗透选择性之间的矛盾,膜的选择性较高时渗透系数较低。解决此矛盾的途径之一是对现有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某些盐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硫氰酸铵(NH4SCN)加入到交联的聚乙烯醇(PVA)膜中,使膜的NH3/N2分离系数从共混前的3增加到1000[1]。在烯烃和烷烃分离中常将银盐加入到聚合物基质中,以银离子作为烯烃在膜中传递的载体,完成对烯烃和烷烃的分离[2-4]。El-Azzami等将精氨酸钠(sodium arginate)和壳聚糖(chitosan)共混制膜,精氨酸盐增加了膜中胺基的含量,胺基作为CO2在膜中的传递载体,对CO2具有促进传递的作用,因此极大提高了膜的渗透选择性能[5]。R.Quinn等将有机氟盐和无机氟盐与聚乙烯苯三甲基氟化胺[poly(vinylbenzyltrimethylammonium fluoride)]共混,在保持分离系数不变的前提下,将膜的渗透系数提高到了共混前的4-6倍[6]。

聚乙烯胺(PVAm)具有良好CO2渗透性和高CO2选择性,专利(200910069314.6和201110428653.6)成功制备了以其为分离层的复合膜,与现有的复合膜相比,具备出色的综合性能。CO2在PVAm复合膜中的渗透主要是靠促进传递来完成的,促进传递的载体浓度大大影响着膜的性能[7]。

然而,以PVAm为分离层的复合膜中的载体(胺基-NH2基团)浓度是一定的,很难提高。因而如何提高PVAm为分离层的复合膜中的载体浓度成为了当前分离膜技术中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G.P.Pez,D.V.Laciak,Ammonia separation using semi permeable membranes,US patent,4,762,535,1988.

[2]Y.S.Park,J.Won,Y.S.Kang,Facilitated transport of olefin through solid PAAm and PAAm-graft 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silver ions,J.Membr.Sci.,2001,183:163-170.

[3]T.Yamaguchi,C.Baertsch,C.A.Koval,R.D.Noble,C.N.Bowman,Olefin separation using silver impregnated ion-exchange membranes and silver salt/polymer blend membranes,J.Membr.Sci.,1996,117:151-161.

[4]S.U.Hong,J.Y.Kim,Y.S.Kang,Effect of water on the facilitated transport of olefins through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J.Membr.Sci.,2001,181:289-293

[5]L.A.El-Azzami,E.A.Grulke,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from hydrogen and nitrogen facilitated transport in arginine salt-chitosan membranes,J.Membr.Sci.,2009,328:15-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