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3671.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芬;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9/46 | 分类号: | H03H9/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接地 绕组 布局 提高 噪声 抑制 性能 集成 emi 滤波器 | ||
1.一种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包括E型磁芯、第一I型磁芯以及用于增大差模漏电感的第二I型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相同结构的共模绕组单元,所述共模绕组单元对称设置在第二I型磁芯的两侧,所述共模绕组单元共分为五层,从上至下依次是上层共模电感导体层,低介电常数绝缘层,下层共模电感导体层,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层,以及接地导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共模电感导体层、下层共模电感导体层、以及接地导体层均采用铜质螺旋绕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铜质螺旋绕组相邻两线圈间距最小加工精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共模电感导体层、下层共模电感导体层通过通孔于内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绝缘层为介电常数3.6的kapton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介电常数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层为相对介电常数84的陶瓷基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层厚度为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共模电感绕组的厚度为0.3mm,导体宽度为1.2mm,接地绕组的厚度为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接地绕组布局以提高噪声抑制性能的集成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层共模电感导体层与磁芯及其关于第二I型磁芯对称位置的共模电感导体层与磁芯之间用低介电常数介质kapton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6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