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及其底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1402.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峰;李华;赵建;郑和平;秦天宫;关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2 | 分类号: | B6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及其 底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铁路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底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底架的铁路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车辆一般包括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内部设备五个基本部分。车体通常包括底架、侧壁和端壁,底架作为铁路车辆的底座,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随着大吨位铁路车辆的发展,对于减小铁路车辆的自重、增大铁路车辆的容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辆底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简要介绍这种底架的结构及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该底架包括纵向设置的中梁1′、横向设置的枕梁2′、大横梁3′、小横梁4′,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地板5′,以及设于地板5′侧边的下侧梁6′。其中中梁1′为上盖板、两块腹板和下盖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结构,各个板的厚度均匀,这种结构的中梁1′强度较大,保证了底架的工作稳定性。然而,上述底架的重量较大,不能适应当前大吨位铁路车辆的要求。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的底架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底架强度的前提下,减小铁路车辆的重量,增大铁路车辆的容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底架,该底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铁路车辆的重量,增大了铁路车辆的容积,更能适应当前大吨位铁路车辆的要求。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架的铁路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底架,包括中梁、枕梁和横梁,所述中梁为上盖板、两个腹板和下盖板围成的箱型结构,所述中梁的中间部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中梁的端部与所述枕梁连接;所述腹板的中间部具有较小的第一厚度,所述腹板的端部具有较大的第二厚度。
优选地,所述腹板的中间部与所述腹板的端部之间还设有腹板的过渡板,所述腹板的过渡板沿所述腹板的中间部向所述腹板的端部的方向逐渐由所述第一厚度增大到所述第二厚度。
优选地,所述腹板的中间部、所述腹板的过渡板和所述腹板的端部焊接形成所述腹板。
优选地,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具有较小的第三厚度,所述下盖板的端部具有较大的第四厚度。
优选地,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与所述下盖板的两端部之间还设有下盖板的过渡板,所述下盖板的过渡板沿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向所述下盖板的端部的方向逐渐由所述第三厚度增大到所述第四厚度。
优选地,所述下盖板的中间部、所述下盖板的过渡板和所述下盖板的端部焊接形成所述下盖板。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顶壁中部与所述中梁对齐设置,所述横梁的顶壁端部低于所述横梁的顶壁中部,所述底架的地板与所述横梁的顶壁贴合设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底架,其中梁的腹板的中间部具有较小的第一厚度,腹板的端部具有较大的第二厚度。
由于中梁的两端部与枕梁连接,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腹板的端部设置较大的第二厚度能够保证中梁需要的强度,由于中梁的中间部与横梁连接,只需承受较小的载荷,因此腹板的中间部设置较小的第一厚度也能够保证中梁需要的强度。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厚度均较大的腹板相比,这种结构的中梁减小了自身重量,进而减小了铁路车辆的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包括侧壁、端壁和底架;所述底架采用如上所述的底架,所述底架与所述侧壁、所述端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架的地板与所述侧壁通过圆弧板连接,所述圆弧板的一侧壁与所述地板焊接,所述圆弧板的另一侧壁与所述侧壁焊接。
由于上述底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底架的铁路车辆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辆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底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中梁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腹板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下盖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横梁与地板连接处的端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铁路车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侧壁与底架连接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中梁1′;枕梁2′;大横梁3′;小横梁4′;地板5′;下侧梁6′;
图2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及其分体式车架结构
- 下一篇:袜机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