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1025.1 申请日: 2012-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3865992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张述智;夏伟;朱绍辉;张浩;王晓丽;徐权汗;李之详;许团辉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3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猪附红 细胞体 pcr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附红细胞体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mzoon,EH)寄生于人、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属于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呈链状或鳞片状,少量游离。

猪附红细胞体一般呈环形,直经0.8-2.5um,也有球状、杆状。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比较敏感,0.5%石炭酸于37℃经3小时可将其杀死,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在几分钟内即可使其死亡,对低温冷冻的抵抗力较强,可存活数年之久。

    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 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多数隐性,少数发病(受应激因素刺激),潜伏期2-45d, 病症因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瘀血,淋巴结肿大,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力下降,毛质下降,红细胞数减少,血红素、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均下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上升,血红蛋白尿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几天,长者数年,严重者死亡。

该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直到1950年确定猪的黄疸性贫血是由附红细胞体所引起,才逐渐被重视起来。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相继在牛、羊、猪等家畜中查到附红细胞体,以后在人群中也证实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存在。该病不仅导致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动物生育力下降,而且还可导致动物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仍多采用镜检的方法,但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及该病多呈混合感染,常会发生误诊。临床上该病的诊断方法主要以直接镜检为主,其中包括鲜血压片和涂片染色,但是假阳性率高,动物实验方法是确诊的手段,但所费时间太长,费用高,血清学方法包括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由于附红细胞体的抗体变化起伏较大,这些方法也不适用于该病的诊断,近几年虽然用PCR方法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仍会表现出不特异和重复性差的现象,加之PCR 检测应用的EB为有害物质,因此,也不是非常理想的方法。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核酸技术,具有实时、灵敏、快速、安全等优点,在细菌及病毒病的诊断方面已有广泛应用,但国内外尚未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能快速、简便、可靠、准确的检测出附红细胞体病,以满足畜牧业生产和医学诊断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病原的分离纯化,严格无菌采集10份可疑病猪的血样1ml,4℃或冷冻保存,于每份采集的血样中加入3倍0.01mol/L pH7.4的 PBS清洗,2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液,于沉淀中加入1倍的PBS稀释,56℃水浴3min,立即2000r/min离心10min,弃沉淀,取上清液于另一离心管中,15000r/min离心2h,去上清液,于沉淀中加入1ml生理盐水稀释,4℃或-20℃保存备用;

(2)猪附红细胞体DNA的提取,按Genomic DNA purification试剂盒使用说明,从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原及标准阳性病原中提取猪附红细胞体模板,4℃或-20℃保存备用;

(3)引物的设计与合成,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附红细胞体16SrRNA序列,用Primerpremier5.0 软件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263bp,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P1:5′>CACGCCGTAAACGATGGA<3′;下游引物P2:5′>CACGAGCTGACGACAACC<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