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点霉发酵液中蒽醌类物质的提取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49187.1 申请日: 2012-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2994581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潘风光;王楠;任林柱;宫新统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66 分类号: C12P7/66;C12R1/6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叶点霉 发酵 液中蒽醌类 物质 提取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是生物技术在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探索性应用研究。

背景技术

蒽醌类物质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游离型蒽醌衍生物,多数为羟基蒽醌衍生物,二是游离型蒽醌衍生物与葡萄糖结合而成的苷类,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游离型蒽醌衍生物与葡萄糖。在蒽醌类物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是带有羟基的蒽醌衍生物,如大黄、虎杖中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茜草中的主要成分为茜草素,番泻叶的主要成分为番泻苷。此类蒽醌物质广泛存在天然药材中,并且具有重要的功效。有研究表明,羟基蒽醌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的作用,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起到抗疲劳、抗衰老以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此类物质在老年痴呆、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为寻求适用于工业生产蒽醌类功能因子的方法,有必要从原料上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方法。本实验利用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的野生叶点霉菌发酵,并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蒽醌类物质,作为一种功能因子。由于分离技术和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在进行纯化时,本实验将分离和检测两者结合应用,首先根据相似相容原理,用多种溶剂进行粗提取,同时结合相应的检测手段,将其中主要组分分离出来,然后定向的将含量较低的组分通过层析等分析方法分离出来,并加以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野生叶点霉菌发酵液中高效提取蒽醌类物质的快捷方法。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提取效率高,原料成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目标组分的粗提取

用灭菌后的纱布过滤叶点霉发酵液,除去固体培养基物质,得棕色澄清过滤液。取滤液500mL,加入15%的硫酸溶液(V/V)100mL进行酸化,摇匀,静止30min,得棕色酸化液。利用相似相容原理,以正丁醇为萃取剂萃取酸化液,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分三次进行萃取,正丁醇用量依次为200mL、200mL、100mL,得500mL棕黄色正丁醇萃取液。

2检测波长的确定

设置检测波长范围200nm~900nm,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萃取液的最佳吸收波长。

3浓缩

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浓缩,设置参数压力为0.085MPa,转速为60rpm,温度为81℃,浓缩至30mL。取5mL浓缩液加入5mL水稀释备用。

4凝胶分离

利用凝胶柱层析分离目标物质,固定相为Sephadex LH-20,流动相为水,柱温18.6℃,pH值为8.2,设置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1nm,在3.6min时开始进样,进样量为2.0mL稀释液。

5TLC纯化

层析后对分离出的组分用250μm薄层硅胶板纯化,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醋酸的混合液,混合比例为苯∶乙酸乙酯∶醋酸为75∶24∶1(V/V/V)。切下含有目标物质的硅胶,溶于乙酸乙酯,充分搅拌,过滤回收硅胶,调滤液至中性,真空冷冻干燥滤液,即得纯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