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71.1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亚;聂黎军;邹丽榕;段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上层建筑 吊装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重量、结构形式及重心,确定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的多个吊点个数、多个吊点位置以及总体吊装方法;
2)、制作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吊架,控制吊装变形;
3)、根据总体吊装方法,对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变形进行受力分析,设计并安装临时性加强于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上,形成封闭性的框架结构,提高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整体刚性和局部强度,减小整体变形;
4)、在所述多个吊点位置的每一处安装一吊装吊码,以减少吊点位置的应力集中,减少吊装吊架变形;
5)、通过钢丝绳垂直连接吊装吊码与吊装吊架,利用吊装吊架进行多点垂直吊装,使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仅承受垂直拉力,避免切应力的产生,控制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吊码固定在所述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的甲板下方的强横梁或纵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吊码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甲板的顶面,吊装吊码与甲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垫板组,螺栓下端通过第二垫板组与所述强横梁或纵桁的底面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垫板组、第二垫板组均由塑胶垫板和钢垫板组成,所述钢垫板设置在塑胶垫板与固定螺栓的螺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螺栓由中部的钢柱和焊接在该钢柱上下端部的设置螺纹的螺栓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临时性加强为角钢板或槽钢板,设置在所述强横梁或纵桁的底面,且垂直于地面向下延伸,临时性加强的顶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铝合金码板上,第一铝合金码板焊接在所述强横梁或纵桁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有2层以上时,相邻的两层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之间通过临时性加强连接,且临时性加强的底部与第二铝合金码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第二铝合金码板焊接在下层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的甲板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临时性加强包括设置在相邻的壁板底端之间的下口临时性加强,临时性加强的底部与下口临时性加强焊接在一起;下口临时性加强的两端通过第三螺栓各连接一第三铝合金码板,该第三铝合金码板与所述壁板底端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吊架由槽钢或角钢拼装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铝合金上层建筑总段吊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钢丝绳通过卸扣与所述吊装吊架联接;所述步骤1)、2)和3)的次序可任意对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9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