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地有源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829.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尤云霞;陈岚;吕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11/42 | 分类号: | H03H1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地有源电感。
背景技术
随着射频集成电路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射频可集成器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电感是射频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的元器件之一,普遍应用于射频收发器模块中,如: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混频器和滤波器等。电感与电容经常一起被使用在阻抗匹配网络和滤波电路中。
传统集成无源电感采用金属线绕制而成,工程上一般使用键合线电感与芯片电路集成,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上述集成无源电感时,发现有如下缺点:
首先,这种无源电感的电感值不可调节,极大的限制了电感在射频集成电路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无源电感占用芯片电路的面积大,不利于集成电路向微型化发展的需求;
再次,由于衬底和金属导线自身存在的电阻,导致无源电感的品质因数偏低,一般仅为十几左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地有源电感,采用两个放大器对接后与并联电容串联的方法形成基于回转器原理的有源电感,实现电感值可调。
一种浮地有源电感,所述电感包括:
一个第一充电电路、两个放电电路和一个并联电容;
第一充电电路与第一放电电路并联后作为第一回转器;
第一回转器一端作为第一端口,另一端分别与并联电容的一端和第二放电电路的一端相连,所述并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放电电路的另一端作为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充电电路,由第一隔直电容、第二隔直电容和第一放大器组成,第一放大器串联在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二隔直电容之间,用于当第一端口有电流输入时给并联电容充电;
所述第一放电电路,由第三隔直电容、第四隔直电容和第二放大器组成,第二放大器串联在第三隔直电容和第四隔直电容之间,用于当并联电容放电时将电流从第一端口输出;
所述第二放电电路,由第五隔直电容、第六隔直电容和第三放大器组成,第三放大器串联在第五隔直电容和第六隔直电容之间,用于将并联电容放电时将电流从第二端口输出;
所述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工作在不同的组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基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发射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集电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发射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基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集电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发射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集电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集电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基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工作在共发射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工作在共基极。
优选的,
所述第三放大器工作在共基极、共发射极或共集电极。
优选的,
所述电感进一步包括第二充电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与第二放电电路并联后作为第二回转器,第二回转器一端与并联电容串联后接地,另一端为第二端口;
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由第七隔直电容、第八隔直电容和第四放大器组成,第四放大器串联在第七隔直电容和第八隔直电容之间;用于当第二端口有电流输入时给并联电容充电。
优选的,
第一放大器和第四放大器工作在相同的组态,第二放大器和第三放大器工作在相同的组态。
优选的,
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第二隔直电容、第三隔直电容、第四隔直电容、第五隔直电容、第六隔直电容、第七隔直电容和第八隔直电容的电容值相同。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和第四放大器为异质结双级型晶体管。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浮地有源电感包括:一个第一充电电路、两个放电电路和一个并联电容;第一充电电路与第一放电电路并联后作为第一回转器;第一回转器一端作为第一端口,另一端分别与并联电容的一端和第二放电电路的一端相连,所述并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放电电路的另一端作为第二端口,由于电感值L近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