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8806.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龙;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底座 线束接 插头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后视镜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接插件作为汽车电器信号传输的接头,承担着汽车各部分电器功能的信号采集、电气控制、程序控制等功能,在整车电信号输入输出中必不可少,目前整车上的接插件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其中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线束接插头对完成外后视镜所配置的相关功能必不可少。如图4、图5所示,现有的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1和装配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的密封垫12,外后视镜线束13穿过外后视镜底座本体和密封垫并与线束接插头14联接,该线束接插头固定安装在车门门板之后,并与电气控制端线束接插头对接。上述现有结构中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外后视镜线束较长,又无固定结构,因此存在异响风险;其次,在整车装配时,需要先装配线束接插头,然后才能安装车门部件,装配工序繁琐;最后,当外后视镜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先拆卸车门内饰板,拔下线束接插头后,才能取下损坏的外后视镜,因此给外后视镜的售后维护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车门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多为塑料卡接件,二次安装会影响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以避免外后视镜线束产生异响,并为外后视镜的装配及更换维护带来便利。
本发明所述的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包括线束接插头、外后视镜底座本体和装配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的密封垫,在所述密封垫上设有过孔,线束接插头穿过该过孔并卡接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密封垫与该线束接插头配合密封,所述线束接插头与位于外后视镜底座本体内的外后视镜线束联接。
进一步,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设有一连接插片,其上开设有卡接孔;在所述线束接插头的一侧设有卡槽和卡脚,该线束接插头的卡槽卡接在后视镜底座本体的连接插片上,卡脚插接在连接插片的卡接孔内。
进一步,在所述密封垫的过孔的边缘设有翻起的唇边,该唇边与所述线束接插头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线束接插头直接插接固定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因此大大降低了与其联接的外后视镜线束的长度,不仅降低了外后视镜的使用成本,并避免了外后视镜线束产生异响的风险。同时,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结构,一方面使得外后视镜在装配时,不再牵涉到车门组件的装配,使得装配工艺更加简单;另一方面,当外后视镜在维护更换时,不需拆卸车门部件,便能将外后视镜从车身下拆下,因此方便了外后视镜的更换维护,避免因拆装车门内饰板,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线束接插头与外后视镜底座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配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外后视镜底座与线束接插头的配合结构,包括线束接插头2、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和装配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上的密封垫3,所述密封垫3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在密封垫3上设有过孔5,在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上设有一连接插片6,其上开设有卡接孔7;在所述线束接插头2的一侧设有卡槽8和卡脚9,线束接插头2穿过过孔5,线束接插头2的卡槽8卡接在后视镜底座本体1的连接插片6上,卡脚9插接在连接插片6的卡接孔7内;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密封垫对线束接插头的密封性能,在过孔5的边缘设有翻起的唇边10,该唇边10对线束接插头2过盈配合密封;所述线束接插头2与位于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内的外后视镜线束4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