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2452.5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印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0 | 分类号: | C12P13/10;C12N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连续生产 鸟氨酸 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L-鸟氨酸是一种重要的非蛋白质组成的碱性氨基酸,具有重要的活性和生理功能,其兼具有营养和治疗功能,在医疗保健、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L-鸟氨酸的合成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化学水解法、生物酶水解法以及菌种发酵法等几种。化学合成法主要是以丙稀醛、氰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该方法主要缺点是步骤多,收率不高,同时得到的产品为活性的L-鸟氨酸与非活性的D-鸟氨酸混合物,后期分离难度大,涉及的生产原料剧毒,对环境不友好等,所以基本上没有进入工业化生产。化学水解法是目前国内一些厂家所采用的普遍方法,该方法是以氢氧化钡等碱性物质对精氨酸进行水解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该方法理论收率可达到80%左右,主要缺点是合成后对碱性物质进行分离造成污水量大,同时因为使用强碱性物质水解L-精氨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同时有D-鸟氨酸的生成,使得所得的产品旋光度不高,纯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得到药用甚至食品用纯度的产品,所以,该方法也已经逐步被淘汰。生物酶法是以精氨酸水解酶(EC3.5.3.1)对L-精氨酸进行水解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是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及生产厂家的重点研究对象。精氨酸水解酶水解L-精氨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达到99%以上的水解收率,并且因为酶的定向水解特性,使得到L-鸟氨酸最终产品的纯度可达99%以上,光学纯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能达到药用级标准。在接近于100%的水解收率情况下,对于水解完毕后的产品分离提纯也显得非常简单便利。但因为酶在水解完成后无法回收,酶的来源及提取方式的固有问题,使得其价格高、来源有限,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酶法生产L-鸟氨酸成本过高,产量受制于酶源,限制了该方法的规模化生产。菌种发酵法日益成为目前L-鸟氨酸的研究重点。在已经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鸟氨酸的日本昧之素公司,也存在着菌种产酸率不高、后期分离难、菌种传代差异导致生产不稳定、菌种控制及生产控制相对比较复杂等诸多因素,导致实际生产成本相对于化学水解法和酶水解法要高很多,产品质量也不稳定性,菌种的选择与培养技术以及高额的设备投资,严重制约了这种生产方法推广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收率高、能耗低,且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的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
①将树酯与浓度为10%碳酸钠溶液浸泡12h后,过滤,滤出的树酯用纯水洗涤,然后按树酯∶碳酸钠∶纯水=1∶0.3~0.8∶30~100质量比配成溶液,调溶液的PH值为9~13,搅拌下降温至≤-5℃,加入固化剂保温2h,再加入酶水溶液,升温至0~10℃保温10~16h,滤出树酯,用10倍纯水洗涤三次,得固定化酶树脂;
②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L-精氨酸,升温至25~55 ℃,得质量浓度为300~500g/l的L-精氨酸水溶液;
③将150~250g醋酸锰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0分钟,再将固定化酶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量为步骤②中L-精氨酸质量的2~3%,对L-精氨酸水溶液进行水解,得L-鸟氨酸粗品水溶液,经过滤除酶,淋洗除去表面杂质,得L-鸟氨酸游离单质溶液;
④在L-鸟氨酸游离单质溶液中加入成盐原料,经反应、脱色、过滤、结晶和干燥,得到L-鸟氨酸复合盐。
所述步骤①中的树酯为具有胺基基质的大孔吸附树酯。
所述步骤①中的固化剂为溴化氰或碳酸钠,加入量为树酯质量的0.3~0.8%。
所述步骤①中的酶水溶液为浓度1%的精氨酸水解酶,加入量为树酯质量0.001~0.005%。
所述步骤③中的水解温度为20~65C°,保温时间为10~16h。
所述步骤④中的成盐原料为L-天门冬氨酸或a-酮戊二酸,加入量为步骤②中L-精氨酸质量的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顶锥销子的收放线架
- 下一篇:自动折圈超声波粘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