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2114.1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园;王铁峰;刘裕琢;杜慧勇;张伟;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司机 隔热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车司机室的隔热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司机室的设计必须给司乘人员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应保证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室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机车运行环境的各不相同,有些地区列车运行环境温度过高,部分地区能达到45℃~50℃的高温。通常温度过高,可直接造成司机室内温度迅速升高,严重影响司乘人员工作。
在高温环境下内燃机车的司机室内部温度通常是通过空调进行调节的,而金属的导热性很好,当环境温度过高,阳光直射司机室顶盖,热量很快会通过顶盖传导进入司机室内部,会使司机室内部温度升高,不但增加空调的负荷,还会影响司机室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于蓄电池箱蓄电量的有限和空调自身的工作负荷等因素限制,在机车长距离运行的时候,无法保证司机室内部合适温度,司机室内部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司机精神状态,也会对司机室内部的设备造成影响,对机车行驶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降低司机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少对蓄电池的使用,降低空调负荷的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螺座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焊接固定在司机室顶盖外表面上,遮阳板通过螺栓和垫圈固定在螺座上。机车在室外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运行的时候,太阳光直接照射在遮阳板上,避免对司机室顶盖的直射。在机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流动在遮阳板与司机室顶盖形成的空隙中流过,空气的导热性比金属差,可以阻止遮阳板中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司机室,同时通过空气流动,将阳光直射到遮阳板后传递的热量直接带走,有效降低司机室顶盖外表面的温度。
遮阳板与支架之间还夹有橡胶垫。橡胶垫降低由遮阳板通过支架传入司机室顶盖的热量,同时可以吸收震动,降低噪音。
遮阳板外边面还喷涂一层防辐射散热涂料。防辐射散热涂料增强降温隔热机构的散热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降温隔热装置,延长降温隔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降低了阳光传递到司机室内部的热量,因此降低了空调的负荷,减少了对机车蓄电池的使用,给司机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提高司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同时也减少高温对司机室内部的设备造成影响,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降温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记为:1-螺座,2-支架,3-司机室顶盖,4-遮阳板,5-垫圈,6-螺栓,7-橡胶垫,8-防辐射散热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螺座1焊接固定在支架2上,支架2焊接固定在司机室顶盖3外表面上,遮阳板4通过螺栓6和垫圈5固定在螺座1上。机车在室外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运行的时候,太阳光直接照射在遮阳板4上,避免对司机室顶盖3的直射。在机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流动在遮阳板4与司机室顶盖3形成的空隙中流过,空气的导热性比金属差,可以阻止遮阳板4中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司机室,同时通过空气流动,将阳光直射到遮阳板4后传递的热量直接带走,有效降低司机室顶盖3外表面的温度。
遮阳板4与支架2之间还夹有橡胶垫7。橡胶垫7降低由遮阳4板通过支架2传入司机室顶盖3的热量,同时可以吸收震动,降低噪音。
遮阳板4外边面还喷涂一层防辐射散热涂料8。防辐射散热涂料8增强降温隔热机构的散热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隔热降温装置,延长隔热降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机车司机室隔热降温装置降低了阳光传递到司机室内部的热量,因此降低了空调的负荷,减少了对机车蓄电池的使用,给司机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提高司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同时也减少高温对司机室内部的设备造成影响,保证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