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果蔬的机器人采摘-接运协同作业系统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180.5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展;王纪章;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A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机器人 采摘 接运 协同 作业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温室果蔬的机器人采摘-接运协同作业系统,包括位于栽培槽中的采摘机器人(4)和接运机器人(5),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电磁导引系统和碰撞式卡接装置;电磁导引系统包括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直线(a),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储放处理区行程开关(11)、电磁导引主线(6)、导引主线回路(7)、导引信号发生器(12)和导引支线回路(13);电磁导引主线6自导引信号发生器(12)的信号端接出,并沿温室干道的地下埋设,电磁导引主线(6)与导引主线回路(7)连通,导引主线回路(7)接入信号发生器(12)的地端;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的两触点分别与电磁导引主线(6)和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支线(a)连接,储放处理区行程开关(11)的两触点与电磁导引主线(6)连接,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支线(a)分别沿各栽培槽间通道的地下依次埋设,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支线(a)分别与各自的导引支线回路(13)连通,各导引支线回路(13)接入信号发生器(12)的地端;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仅能由采摘机器人(4)正向到达相应位置时触发使其两触点闭合,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仅能由采摘机器人(4)反向到达相应位置时复位使其两触点断开;碰撞式卡接装置包括碰撞卡接器和锁环(22);碰撞卡接器由外壳(18)、碰杆(19)、卡勾(20)、弹簧转销(21)、端盖(24)、弹簧(25)、滑杆(27)和电磁铁(32)组成;碰撞式卡接器通过外壳(18)固定于采摘机器人后部车体(17)上,锁环(22)固定于接运机器人前部车体(23)上,在端盖(24)与滑杆(27)的轴环(26)之间安装弹簧(25),滑杆(27)通过螺纹与碰杆(19)固定,两对称卡勾(20)通过弹簧转销(21)安装于采摘机器人后部车体(17)上,在碰杆(19)前部径向开有销孔(30),后部车体17上安装有电磁铁(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果蔬的机器人采摘-接运协同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支线(a)相互隔离,电磁导引第1支线(1)、电磁导引第2支线(2)、电磁导引第3支线(3)直至电磁导引第n支线(a)的各自导引线回路(13)仅在信号发生器12地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果蔬的机器人采摘-接运协同作业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初始状态
作业前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在储放区内,碰撞式卡接装置处于卡接状态;
(2)电磁导引沿温室干道正向行进
信号发生器(12)给电磁导引主线(6)通以单频交流电流,在电磁导引主线6周围产生交变电磁场,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上的探测线圈检测此电磁场并使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沿着电磁导引主线(6)所在的温室干道正向运动;
(3)电磁导引进入栽培槽间通道
当采摘机器人(4)到达相应位置并触发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后,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的两处点接合,同时由互锁电路保证除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以外的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的两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信号发生器(12)给电磁导引第1支线(1)通以单频交流电流,在电磁导引第1支线(1)周围产生交变电磁场,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上的探测线圈检测此电磁场并使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进入电磁导引第1支线(1)所被埋设的栽培槽间通道进行作业;
(4)果实采摘与分级放置
采摘机器人(4)采摘果实后,根据采摘机器人(4)上的检测系统所获得的果实大小、重量和缺陷信息对果实进行分类,并放入相应子果箱(14)内;
(5)接运机器人与采摘机器人的脱开
当一定位置的果实采摘完毕,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沿该栽培槽间通道前进,继续完成果实采摘和分级放入果箱作业,直至接运机器人(5)的子果箱(14)内果实放满;当接运机器人(5)的子果箱(14)内果实放满后,电磁铁(31)通电后其推杆缩回,碰杆(19)在弹簧(25)的推力作用下相对外壳(18)弹出,两卡勾(20)由与碰杆的柱面(29)接触转入与碰杆的锥面(28)接触,使两卡勾(20)在弹簧转销(21)的弹力作用下张开,接运机器人(5)与采摘机器人(4)脱开,此时,电磁铁(31)断电使其推杆弹出;
(6)果实的温室内移运和分类卸果
接运机器人(5)沿电磁导引第1支线(1)反方向行走,当接运机器人(5)反方向行走至相应位置触发储放处理区行程开关(11),接运机器人(5)停止行走,果箱转轴(15)转动,各子果箱门(16)相继打开,将果实分类放置入储放处理区内;
(7)接运机器人与采摘机器人的定位寻找与接合
而后,接运机器人(5)检测到电磁导引主线(6)和电磁导引第1支线(1)的交变电磁场,进而沿电磁导引主线(6)和电磁导引第1支线(1)正向行走进入电磁导引第1支线(1)所被埋设的栽培槽间通道,直至固定于接运机器人前部车体(23)上的锁环(22)撞击采摘机器人(4)上的碰杆(19),碰杆(19)和滑杆(27)相对外壳(18)缩回,直至销孔(30)到达正对电磁铁(31)的推杆位置,电磁铁(31)的推杆在电磁铁(31)内置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销孔(30),同时两卡勾(20)由与碰杆的锥面(28)接触转入与碰杆的柱面(29)接触,使两卡勾(20)在弹簧转销(21)的弹力作用下合上,接运机器人(5)与采摘机器人(4)完成卡接,继续完成果实采摘和分级放入果箱作业;如此反复,直至电磁导引第1支线(1)两侧的果实采摘完成;
(8)接运机器人与采摘机器人的换栽培槽作业
电磁导引第1支线(1)两侧的果实采摘完成后,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沿电磁导引第1支线(1)后退至相应位置使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复位,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的两处点断开,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检测到电磁导引主线(6)周围的交变电磁场,进而沿电磁导引主线(6)所在的温室干道继续正向运动;当采摘机器人(4)到达相应位置并触发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后,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的两处点接合,同时由互锁电路保证除第2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9)以外的第1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10)、第3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8)直至第n支线非自动复位行程开关(b)的两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信号发生器(12)给电磁导引第2支线(2)通以单频交流电流,在电磁导引第2支线(2)周围产生交变电磁场,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上的探测线圈检测此电磁场并使采摘机器人(4)与接运机器人(5)进入电磁导引第2支线(2)所被埋设的栽培槽间通道进行作业;如此往复,直至温室内所有的果实采摘和移运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1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电削波脉冲编码控制技术
- 下一篇:双向差动比例调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