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455.3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珊;陈亮;白磊;凌霜;杨以梅;杨海燕;薛红刚;李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05 | 分类号: | A61K39/05;A61P31/04;C12P21/02;C07K14/34;C07K1/36;C07K1/34;C07K1/30;C12R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徐绍新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喉 类毒素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喉类毒素疫苗由白喉杆菌菌种制成,白喉杆菌菌体分泌出来的毒素是单一的多肽链,不含糖基和辅基,蛋白质由56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62kDa,是一种酶原,只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其切成缺口毒素,才具有生物活性。等电点约为pH4.1,在pH6时,加热至55℃就很快失去活性而凝固。白喉类毒素包括A、B两个片段,其中B片段是受体结合和穿膜片段,A片段是毒性片段,通过阻抑蛋白合成中的酶活性,最终引起细胞死亡。它对远端组织和器官也可产生毒性,尤其是心脏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
现有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白喉类毒素疫苗选择性差,质量不高,纯度低(400-600Lf/mg TN),色泽深,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查,仍然是一个多种成分的混合体。特别是菌液分离、白喉毒素溶液的浓缩、白喉毒素的提纯、脱盐这些过程较为简单粗放,有些工艺不符合GMP要求而被淘汰,有些工艺方法在大生产条件下使用会受到限制。例如菌液分离工艺中,一般大生产要处理的体积要达到500L以上,若采用离心则不太适合,处理的时间会很长,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若采用帆布过滤除菌,存在过滤不彻底和帆布材料不符合GMP要求的缺陷;板框过滤的缺点是滤板易堵塞,过滤时间可能过长;切向流过滤不易堵塞,过滤速度也较理想,但对菌体、蛋白的剪切力较大。白喉类毒素溶液的浓缩可采用沉淀剂沉淀后用绸布过滤得到沉淀,然后重悬沉淀,但是绸布用到生产中不符合GMP要求;采用切向流过滤,同样也存在对蛋白的剪切力较大和过滤速度较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白喉类毒素疫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将白喉杆菌菌种经传代发酵,甲醛脱毒后,将培养液调节pH至6.9~7.5,然后用孔径为0.22~0.45μm的中空纤维滤膜过滤除去菌体,滤液用孔径为10~40KD中空纤维滤膜进行超滤,直至滤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8~1/10,然后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27%的硫酸铵,第一次盐析后过滤,向滤液中再次加入质量体积比为15%~19%的硫酸铵,第二次盐析后离心分离,将离心后的沉淀用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再次用孔径为10~40KD的中空纤维滤膜进行超滤,直至滤液中硫酸铵含量小于0.025%。
优选的,超滤中所用的空纤维滤膜的孔径为30KD。
所述超滤的进口压力为1.5~2.5bar,回流口压力为0.2~1bar,流速为200~240L/小时。
优选的,所述超滤的流速为220L/小时。
本发明先将培养液用孔径为0.22~0.45μm的中空纤维滤膜除去菌体,再进行精制,从而减少后续过滤工艺中菌体和其他杂质碎片堆积引起的孔道堵塞;通过改进盐析方法,有效去除了培养液中的毒素蛋白和其他致敏原;培养液的浓缩和盐析后的脱盐方法采用的均是切向流超滤方法,减少了因对毒素蛋白的剪切造成的抗原破坏,避免了蛋白的沉淀,缩短了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空纤维滤膜超滤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白喉类毒素的培养
采用白喉杆菌PW8株(CMCC 38007),在马丁培养基中培养5代后,转入大罐中以深层搅拌,在34~36℃条件下表面通气法培养48~50小时,培养结束后按培养量的0.6%(V/V)加入甲醛溶液,30~35℃杀菌30分钟,用管道输送至精制罐中。
2)菌液分离
取白喉类毒素培养液30L(324Lf/ml),用NaHCO3调节溶液pH值至6.9,采用中空纤维超滤系统中的微滤模块(该系统型号为MUF-HF7美国PALL,其中包含中空纤维膜柱、隔膜泵、储罐、必要的能够承受3Bar以上压力的管道、回流阀和滤出阀,此时所用中空纤维膜柱的孔径为0.22μm),对发酵液进行切向流超滤,去除菌体,所述的切向流超滤步骤为:
开启泵前,检查管道流路,打开微滤柱管道滤出端和回流端的阀门,关闭超滤柱所有阀门,关闭低端排放阀门;
打开泵控制开关,调整泵的控制旋钮,使泵的进口压力达到1.5~3.5bar,回流口压力达到0.2~1bar,开始微滤,收集滤出端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叩诊锤
- 下一篇:一种管理学生信息的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