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机械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1379.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邦;周立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机械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机械关节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弹性机械关节。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工业蓬勃发展,人们面对机器人的机会或是机器人协助与代替人们工作的机会已经增加许多,例如,人形机器手(anthropomorphicrobot hand)就是模仿人类手掌的结构协助人们并如人的手掌般的处理事务。
在此同时,因为人们接触机器人的机会大增,关于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安全(safe interaction)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显得相当重要。以传统人形机械手而言,其是以捉取物品设计,而让每个指节彼此枢接并被带动在预定的自由度下运动,如此虽可以确实达成捉取物体的功效,但是若要与人类互动,则在互动安全的考虑上显然仍有不足,不足之处在于机械手的指节是采用钢性材料制作而成其指关节并未具有弹性,当机械手受驱动行进时,若物体阻挡在机械手行路径,在未有其它指令下达的情况下机械手将持续移动,导致机械手撞击物体而造成伤害。
上述状况,对于在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而言,是可以加装护网防止意外发生,但是对于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活动来说,则不适用。因此,如何在机器手的移动过程中突遇阻碍的物体时避免伤及物体,是增加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安全性的关键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机械关节,其当有物体阻碍其行进路线时,是能避免对物体产生伤害。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弹性机械关节,包含有一第一臂,是枢接一第二臂;一驱动装置,是设置在该第一臂,供驱动物体;一移动件,是设置在该驱动装置,受该驱动装置驱使移动;一弹性组合,是具有一导杆、一滑块和一弹性件,该导杆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固接该第一臂或第二臂,该第二端是穿过该滑块并限制该滑块仅能沿着该导杆移动,该弹性件是设于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分别顶抵该第一臂或该第二臂及该滑块;以及一挠性元件,其一端连接该第二臂,另一端连接该移动件,并绕设于该滑块,当该第二臂移动遭遇阻挡时,是拉动该挠性元件,在克服该弹性件弹力后推动滑块朝该第一端移动,而让第二臂摆动。
由此,当该第二臂碰触物体时,通过该挠性元件克服该弹性件弹力让该第二臂摆动,避免该第二臂对物体产生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列举以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驱动装置为伺服马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驱动装置为螺杆;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组合;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张力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弹性机械关节,主要包含有一第一臂11、一第二臂12、一驱动装置13、一移动件14、一弹性组合15和一挠性元件16。
该第一臂11和该第二臂12是通过一第一轴17彼此枢接。
该驱动装置13,是设置在该第一臂11,供驱动物体。
该移动件14,是设置在该驱动装置13,受该驱动装置13驱使移动。需说明的是,该驱动装置13能够为伺服马达或旋转缸,该驱动装置13具有一转轴131。这时该移动件14为转盘,是连接该转轴131而被驱动旋转,收放连接在该移动件14的挠性元件16,使该第二臂12摆动。值得一提的是,该驱动装置13也可以为螺杆。而该移动件14为螺帽,是连接该驱动装置13(螺杆)并被驱动往复运动,而收放连接在该移动件14的挠性元件16,使该第二臂12摆动。
该弹性组合15,是具有一导杆151、一滑块152和一弹性件153,该导杆15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151a和一第二端151b,该第一端151a固接该第一臂11或第二臂12,本较佳实施例以第二臂12为例,该第二端151b是穿过该滑块152并限制该滑块152仅能沿着该导杆151移动,该弹性件153是设于该第一端151a和第二端151b之间,分别顶抵该第一臂11或该第二臂12,本较佳实施例以第二臂12为例,及该滑块152。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制品前处理用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