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的地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9646.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浦口尊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地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的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下的车身的地板结构,即,将脆弱部设置于地板横向构件上,并且在车身受到了由侧面碰撞而产生的碰撞载荷时,通过以该脆弱部为起点而使地板横向构件发生变形,从而抑制了中柱朝向车厢侵入的情况。例如,在下述日本特开2010-120404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将第一地板横向构件和第二地板横向构件嵌合在下边梁与管道之间,并且将脆弱部设置于该嵌合部的位置处。
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中,对于车型、或规格不同的各个车身而言,为了分别设定地板横向构件的脆弱部的位置,而需要针对各个车身中的每一个而对第一地板横向构件以及第二地板横向构件进行设定。其结果为,在现有的结构中,从构成地板横向构件的部件的通用性的这一观点出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高构成地板横向构件的部件的通用性的车身的地板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具备:第一部件,其在地板面板上被配置于下边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且通过接合于所述地板面板,从而形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地板横向构件的一部分;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重叠,且一端部接合于下边梁而另一端部接合于该第一部件的中途部位,并且形成所述地板横向构件的另外的一部分。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地板结构中,通过将第一部件接合于地板面板,从而使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地板横向构件的一部分形成于该地板面板上。此外,通过将与第一部件重叠的第二部件的一端部接合于下边梁,并将另一端部接合于该第一部件的中途部位,从而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形成了地板横向构件的另外的一部分。其结果为,地板横向构件中的接合有第二部件的部分的刚性,高于未接合有该第二部件的部分的刚性。换言之,在地板横向构件中的接合有第二部件的部分与未接合有该第二部件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第二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处,地板横向构件的刚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产生截面耐力差)。其结果为,当由侧面碰撞而产生的碰撞载荷被施加于车身上时,被施加于地板横向构件上的应力将集中在该地板横向构件中的接合有第二部件的部分与未接合有该第二部件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第二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位置)处。即,在该应力所集中的部分处形成了脆弱部。以此方式,通过将第二部件的另一端部接合于第一部件的中途部位,从而使脆弱部被形成于地板横向构件上。换言之,通过不改变第一部件的结构而仅改变第二部件的结构,从而使脆弱部被形成于地板横向构件上。
上述结构的车身的地板结构能够提高构成地板横向构件的部件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二部件被分别设置于车宽方向的左右,并且该第二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分别接合于高度各自不同的左右的所述下边梁。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不改变形成地板横向构件的第一部件的结构,而设置与左右各自的下边梁的高度一致的第二部件,从而使脆弱部被形成于地板横向构件上。
上述结构的车身的地板结构能够提高构成地板横向构件的部件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以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而设置有将其他的部件结合于车身的地板上的结合部件。
在上述结构中,设置有结合部件。因此,在将第一部件接合于车身的地板上时,即使该第一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产生了误差,也可通过使结合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从而吸收该误差。
上述结构的车身的地板结构能够削减对第一部件等的组装公差进行管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1B为沿着图1A中的1B-1B线的剖视图。
图2A为表示第一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2B为表示第一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第二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4A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的地板结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4B为表示结合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其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