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9244.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恒;米永东;赵一兵;林文光;刘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26610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辅助 自适应 曲面 自动 抛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模具行业型腔的打磨与抛光基本是人工进行,由于模具型腔的内部筋位与形状不规则形状,人工在抛光作业时用力不均匀或者抛光的技术与经验不足,导致抛光的质量不合格,整体效率低下;从人的层面来看更为困扰模具行业或抛光长期发展的因素在人力有效利用方面,人工成本上涨与从事模具抛光工作的人员减少,抛光的经验性较高,培养一个合格的抛光工人需要三年以上,易患职业病。
模具行业截至目前的抛光基本采用人工抛光,对人的技术与经验要求较高,同时依赖性较高。同时因为模具形状不规则,而模具又属于单件或小量复制备份产品,因此限制机器人抛光的发展。
目前模具行业抛光接近或用机器人抛注塑模具型腔的还未研发出来,目前用机器抛工件的大量运用在家电压力锅、产品及批量性产品上,但是对于单件及形状各异的塑料模具还没有开发出来,因为模具型腔的不规则在软件的的运用与机器人装夹、运行作业的轨迹生成以及自动抛光工艺稳定性等方面还没有突破。
PLM系统是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系统,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RobotMaster软件和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是现有的两种能够兼容各类绘图软件的计算机控制软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机器人根据模具的三维设计图形自动抛光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人工抛光的疲劳与职业病问题的抛光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抛光质量与效率的抛光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抛光的流程包括:
1)PLM设计管理系统将模具设计的三维图形文件输入到RobotMaster软件或 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
2)RobotMaster软件或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根据模具零件的设计图形文件生成机器人抛光轨迹以及抛光程序;
3)由RobotMaster软件或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将转换的模具零件数据与抛光程序传送至机器人电脑与控制柜中;
4)机器人电脑传输信息数据控制机器人进行模具抛光运行。
所述步骤2)中,RobotMaster软件或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根据模具的三维形状确定抛光轨迹。
所述步骤2)中RobotMaster软件或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还将模具坐标系中的加工轨迹转换为机器人坐标系统中工装夹具(抛光刀具或材料)的抛光轨迹,并将抛光轨迹转化为控制代码。
步骤2)所述的抛光程序是由所述控制代码组合而成的。
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能够通过软件将模具的三维设计文件自动生成机器人的抛光轨迹,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的另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抛光的流程包括:
1)将模具的三维图形的设计文件输入到RobotMaster软件;
2)RobotMaster软件根据模具零件的设计图形文件确定抛光轨迹,还将模具坐标系中的加工轨迹转换为机器人坐标系统中工装夹具(抛光刀具或材料)的抛光轨迹,并将抛光轨迹转化为控制代码,控制代码组合成控制程序生成机器人抛光轨迹以及抛光程序;
3)PLM系统将抛光程序传送至机器人控制柜中;
4)机器人控制柜根据抛光轨迹和抛光程序控制机器人进行模具抛光。
实施例二:
一种机器人辅助自适应曲面自动抛光系统,抛光的流程包括:
1)将模具的三维图形的设计文件输入到PowerMill—RobotInterface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宫输卵管造影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藻酸钆的MRI显影栓塞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