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7783.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军;杨益众;王宁;孟志远;徐西凯;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10 | 分类号: | A01N43/10;A01N25/28;A01P7/0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绿盲蝽 苯基 噻吩 纳米 微胶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以2,5-二苯基噻吩为囊芯有效成分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活化农药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也开始了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研究。 1993年,徐汉虹等首次报道了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精油中的茵陈二炔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代表国内研究光活化杀虫剂的开端。此后国内各研究单位开始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系统研究。 虽说α-三联噻吩对多种昆虫具有良好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但自从α-三联噻吩光活化活性被发现已经有30多年了,一直没能大规模田间应用,主要原因是其在环境中半衰期太短,合成难度较大,成本高、工业化生产面临很多问题。为了克服α-三联噻吩等光活化农药应用于田间等不足,以具有优异光活化农药α-三联噻吩为模板,利用生物等排原理,以苯环代替噻吩环,合成2,5-二苯基噻吩,从而提高了光活化杀虫剂的光稳定性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持效期,从而提高其田间应用价值。如前期已有研究表明2,5-二苯基噻吩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出优异的光活化毒杀作用,LC50值分别为267.87 μg/mL,而的α-三联噻吩对小菜蛾3龄幼虫LC50值为222.22 μg/mL,两者活性相当。目前关于2,5-二苯基噻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5-二苯基噻吩的杀虫活性及分析检测技术。但2,5-二苯基噻吩制剂在田间实际使用中遇到了系列问题,如2,5-二苯基噻吩在自然环境中还是易发生光解、水解等,使2,5-二苯基噻吩的药效、持效性受到了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微胶囊的囊壁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粘附性及无毒性,可以通过化学交联、静电吸附等作用方式把农药包裹起来,在农药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由于农药的释放时要克服大分子骨架的阻碍,从而使农药释放时间延长,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率高、具有优良缓释功能对绿盲蝽有优异防治作用的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制备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球形貌良好,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控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囊芯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和囊壁辅剂材料制成,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0.1~40%,其余为囊壁辅剂材料。
优选方案是: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的0.1~10%。
所述囊壁辅剂材料包括丙酮、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丙酮、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分别为囊壁辅剂材料体积百分比:丙酮8.5~9.5%、3%阿拉伯胶溶液21~24%、3%明胶水溶液21~24%、蒸馏水43~47%、戊二醛0.8~1.5%。
上述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占制剂总重量0.1~40%的2,5-二苯基噻吩用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8.5~9.5%的丙酮超声溶解;
2)将步骤1)获得的溶解液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24%的3%阿拉伯胶溶液,加温至45℃搅拌,再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24%的3%明胶水溶液21~24%,搅拌速度为500转/分,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2;
3)向步骤2)的最终搅拌液中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43~47%的34℃~35℃蒸馏水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后,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0.8~1.5%的37%戊二醛,固化0.5 h;
4)将步骤3)的固化液用20% NaOH调至pH至8~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后,通过离心得到湿纳米微胶囊,再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后,进行冷冻减压干燥,制得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微胶囊为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