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4875.4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张佳;季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iv 耐药 野生型 基因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合成方法及引物。
背景技术
基因合成是指在体外人工合成双链DNA分子的技术,与寡核苷酸合成有所不同:寡核苷酸是单链的,所能合成的最长片段仅为100nt左右,而基因合成则为双链DNA分子合成,所能合成的长度范围50bp-12 kb。
基因合成是用人工方法合成基因的技术,是基因获取的手段之一,相对于从已有生物中获取基因来说,基因合成无需模板,因而不受基因来源限制。人类首条人工合成的基因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基因合成是当前合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基因合成,可以获得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基因,为人类改造生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在可预计的将来,基因合成将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生命、核酸疫苗、生物医药[1]等领域的作用已初步体现。基因合成也存在潜在的被开发成生物武器的可能,而这个可能性在几个病毒的人工合成之后变得更加突出。
目前基因合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向基因合成公司订制,二是作本地基因合成。由于基因合成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基因合成的技能和经验在合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基因合成都是在专业人员手中完成的,这也决定了途径一是目前的主要渠道。本地基因合成一般需要参考学术文章,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如【Neves FO, Ho PL, Raw I, Pereira CA, Moreira C, Nascimento AL. Overexpression of a synthetic gene encoding human alpha interferon in Escherichia coli. Protein Expr Purif. Jun;35(2):353-9(2004)】。但大多只是个别基因的合成,只具备有限的参考价值,除非是那些为了研究技术本身而作的基因合成。HIV-1因其为RNA病毒,具有高突变特性。HIV病毒基因突变使药物作用靶点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病毒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因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不断发生,因此如何准确测定耐药基因尤为重要。而一般的分子实验室因条件及级别的限定,都是不能直接做艾滋病毒的实验,换而言之,就无法直接从艾滋病毒中获得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只能通过实验室人工合成耐药突变模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大部分的实验室主要是通过公司来合成较长的目的片段,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实验室方法来合成想要的片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方面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合成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快速、准确、成本低的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合成方法及引物。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把HIV-1耐药野生型基因,分成若干N段(n=20-40)的A碱基片段,即 A1,A2,A3,A4,A5…An,并进行人工合成;
设计并人工合成与上述片段互补的N-1碱基片段,即B1,B2,B3,B4…Bn-1 ;其中,任一Bn碱基片段的5’端比各耐药野生型基因片段的An碱基片段5’端后移20-25bp;Bn碱基片段的端延伸到耐药野生型基因片段的An+1碱基片段5’端20-25bp;
根据上述相互匹配的两两对应互补片段设计并合成正向、反向引物;
(2)将上述相互对应部分互补的碱基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即A1/B1, A2/B2, A3/B3…… An/Bn,使部分互补经PCR扩增后变为完全互补;
(3)再将上述具有互补片段的相邻扩增产物,二次扩增;
(4)以3个A碱基片段为单位分别合成167bp片段,并需要进行琼脂糖凝胶的割胶回收纯化,标记为C1,C2,C4,C5…Cn/3, 最后一个An片段可与Cn/3连接;
(5)再运用PCR分别两两扩增C1和C2;C3和C4,C5和C6,C7和C8,C9和C10各可得到309bp片段,标记为D1,D2,D3,D4,D5;
(6)再运用PCR分别两两扩增D1和D2,D3和D4可得598bp片段,标记为E1,E2,D5跟E2连接可得F1887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4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