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交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0810.2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电动 交通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用于电动交通工具(例如电动脚踏车、电动机车或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动交通工具(例如电动脚踏车、电动机车或汽车)均具备有电池模块及电池管理系统,因为目前市面上的USB装置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充电规格,所需的最大充电电流也不同,然而这些电动交通工具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虽然有提供对USB装置充电的功能,但往往无法识别USB装置的类型,且仅能提供固定的充电电流对所连接的USB装置进行充电。因此传统的电池管理系统对USB装置充电的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用于一电动交通工具,包括:一电池模块,提供该电动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来源;以及一充电模块,用以检测耦接该电池管理系统的一USB装置的类型,并根据该USB装置的类型,以该电池模块的电力对该USB装置充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包括:一电池模块,提供该电动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来源;一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来自该电池模块的电力并驱动该电动交通工具;以及一充电模块,用以检测耦接该电动交通工具的一USB装置的类型,并根据该USB装置的类型,以该电池模块的电力对该USB装置充电。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系统可分辨USB装置类型,并可依据USB装置类型对应地提供较佳的充电电流。因本发明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当USB装置通过本发明中的电动交通工具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充电时,由于差动信号对接脚并不需要传输差动分组,因此本案的电池管理系统可在差动信号对接脚上提供对应的固定电压,并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对USB装置进行充电。除此之外,本发明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并不需要进入暂停(suspend)状态即可直接对USB装置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100的功能方块图。
图1B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电模块130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USB装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动交通工具的简要功能方块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400~电池管理系统;
110、410~电池模块;
111、411~电池组;
112、412~电压转换装置;
130、430~充电模块;
140、440~控制电路;
150、450~第一检测电路;
151、161~电压检测电路;
160、460~第二检测电路;
170、470~充电电路;
190~USB装置;
301~放大器;
400~电动交通工具;
420~驱动装置;
C1、C2~控制信号;
N1~节点;
S1-S6~开关;
V1-V4、VIN~电压源;
R1-R8~电阻;
D-、D+、VBUS、GND~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简要功能方块图。电池管理系统100用于一电动交通工具(例如电动机车、电动脚踏车或汽车),电池管理系统100至少包括一电池模块110及一充电模块130。在一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10包括一电池组111及一电压转换装置112。电池组111包含多个电池(图中未示)以及一电压转换装置112。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电池以串联、并联或串联并联组合的方式电性连接。因此,如果电池组111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例如48V或36V),则由电压转换装置112将电池组111的输出电压转换至一较低的操作电压(例如5V)以供充电模块130使用。除此之外,电池模块110亦输出合适的电压/电流至前述的电动交通工具,以提供此电动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来源。
充电模块130耦接于电池模块110,可自动检测与电池管理系统100连结的USB装置190的类型,并根据对所检测的USB装置190的类型,以电池模块110的电力对USB装置190提供较佳的电压/电流以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