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保护电路及其电池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023.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航;王钊;田文博;李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1L2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戴薇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保护 电路 及其 电池 | ||
1.一种集成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电路包括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静电保护器件,该静电保护器件包括埋层、位于埋层上方的P阱、位于埋层上方并与P阱相邻的N阱、在P阱的上部注入形成的第一注入区和在N阱的上部注入形成的第二注入区,
其中第一注入区与第一连接端相连,第二注入区与第二连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埋层为N型,第一注入区和第二注入区均为N型,所述N阱为两个,两个N阱将P阱夹在中间,每个N阱的上部都形成有第二注入区,N型注入区的N型掺杂浓度较N阱的N型掺杂浓度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有静电时,所述静电保护器件提供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静电泄放路径,
该静电保护器件形成第一寄生二极管和第二寄生二极管,其中第一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连接端相连,第一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寄生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连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埋层为P型,第一注入区和第二注入区均为P型,所述P阱为两个,两个P阱将N阱夹在中间,
每个P阱的上部都形成有第一注入区,P型注入区的P型掺杂浓度较P阱的P型掺杂浓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有静电时,所述静电保护器件提供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静电泄放路径,
该静电保护器件形成第一寄生二极管和第二寄生二极管,其中第一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连接端相连,第一寄生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寄生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二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连接端相连。
6.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其包括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电池负极连接端VM、与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的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VSS、电源端VDD、与放电功率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放电控制端和与充电功率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充电控制端,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于电池负极连接端VM和电源端VDD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静电保护器件,其中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VM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源端VDD为第二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控制电路和串联在电池负极连接端VM和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VSS之间的放电通路,该放电通路上包括开关器件、二极管和电阻R0,
在进入放电过流保护状态后,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使电池负极连接端和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之间的放电通路导通,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电池负极连接端的电压确定是否退出放电过流保护状态,在确定退出放电过流保护状态后,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截止以使得电池负极连接端和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之间的放电通路截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一个连接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相连,所述开关器件的另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相连,所述放电通路提供毫安级别及以下的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放电过流保护状态下,在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的电压低于预定电压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确定退出放电过流保护状态,所述控制电路根据电池负极连接端和电池电芯负极连接端之间的压差确定是否进入放电过流保护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NMOS场效应晶体管,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N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器件上的非共用盖帽层
- 下一篇:小区干扰管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