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式钢梁及具有该组装式钢梁的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7501.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耿景都;谢震;吴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钢梁 具有 输电 钢管 结构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钢管钢梁及输电钢管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钢梁及具有该组装式钢梁的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的输电钢管杆,承担着整条输电线路导线和金具及附属设施全部荷载。而高压输电钢管杆具备以下特点:1、高压线路单相导线分裂数多、单根导线截面大、相间距离大和导线挂点高,钢管杆承担的荷载较大;2、高压线路输送距离远,在整条线路中,地区差异大,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复杂多样,钢管杆在运行中要承受多种荷载的作用;3、高压输电钢管杆具有多段化、大型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此,为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需对钢管杆进行真型结构试验,检验钢管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加工和组装质量,确保钢管杆的刚度、强度、稳定等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目前,能从事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试验的转换钢梁有2套:750t级钢梁和400t级钢梁。750t级转换钢梁长6000mm,宽800mm,高1200mm,抗上拔力750t,组合后可开展最大20000kN·m弯矩的钢管杆试验,被试钢管杆高度不能超过70m;400t级转换钢梁长4000mm,宽800mm,高1000mm,抗上拔力400t,组合后最大可开展8000kN·m弯矩的钢管杆试验,仅能开展较小弯矩钢管杆试验,使用上述两套转换钢梁时,需要根据被试钢管杆加工特制的过渡钢梁,且钢梁单杆单配,不可重复利用,投资较大,而且抗弯能力固定不可变,局限性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弯能力可调、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组装式钢梁及具有该组装式钢梁的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组装式钢梁,包括钢梁本体,所述钢梁本体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空间,所述开口的四周设有螺栓孔,所述钢梁本体由通过螺栓连接的框体构成;所述框体为由钢板焊接围成的框架,所述框体内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将框体分为多层,在每层横板间垂直设有呈十字交叉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横板组合围成独立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与所述容纳空间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栓孔在所述容纳空间四周形成螺栓孔圈,所述螺栓孔圈的数目大于1。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本体由左、右两个镜像的框体组成,所述左、右框体接触面的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螺栓孔轴向垂直的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将左、右框体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圈为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横板间。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本体为Q345钢材。
一种具有该组装式钢梁的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包括输电钢管杆、过渡底座、组装式钢梁和基础钢梁,所述输电钢管杆的根部放置于所述组装式钢梁的容纳空间内,并通过所述过渡底座与组装式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组装式钢梁与基础钢梁螺栓连接成一体,所述组装式钢梁为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装式钢梁。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钢梁的两端垂直连接有压梁,所述压梁设有锚孔。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式钢梁通过双排螺栓与基础钢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提供的组装式钢梁,通过多个框体组合而成,可以拆卸、重复使用,节约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成本,采用螺栓连接方法,降低钢梁单重、减小钢梁体积,方便运输、减小使用吊车的额定起重量,节约费用;框架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可重复拆卸、重复使用,减小单重,可有效降低对吊车最大起重量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组装式钢梁设有多级螺栓孔圈,可调节选择不同螺栓孔安装过渡底座,使其抗弯能力可调。
本发明内部设有独立空腔,外观美观、可透光,方便周边螺栓的穿入,减小单重,可有效降低对吊车最大起重量的限制。
本发明组成的钢梁通过双排螺栓与基础钢梁连接,外观美观、可减少钢梁的宽度。
本发明加强板呈十字交叉,使框架更加的稳固,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组装式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输电钢管杆结构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7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柱形曲板轴压稳定性试验的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环保无卤阻燃电缆橡胶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