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套轴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2023.X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乐;郭伟华;杨娟;李宏;周红伟;曲勇军;汪洪海;皮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艳红;胡建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陀螺等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环,具体地指一种多级套轴传动装置,可与多种旋转绕环机构配合,进行光纤环的绕制。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是一种测量空间惯性转动率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诞生于1976年。由于它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启动快、动态范围大、无机械转动结构等一系列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舰艇、飞机、导弹等多种领域。
光纤环作为光纤陀螺的传感核心部分,对它的基本要求是消光比要大,互易性要好,因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光纤环的绕制方法有很多种,如平绕、四极对称绕法、八极对称绕法等,其中四极对称绕法效果最佳,发展也比较成熟,是国际上的主流绕法。目前,国内光纤环基本上都采用四极对称绕法,并且大都采用半自动化的方法进行绕制,即通过操作人员的实时控制,来操纵设备进行光纤环的绕制。
目前,国内的光纤环绕制技术尚不成熟,设备也大都结构简单、功能不完善,因而光纤环的绕制尚无法脱离人工操作。而对于光纤环这种精密的器件,一个轻轻的震动都有可能使光纤环出现排列不整齐、张力过大、甚至断纤,因此绕环的设备和工艺直接决定了光纤环的性能。另一方面,根据光纤陀螺的型号不同,常常还需要制备各种规格的光纤环,这就对绕环的设备和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多级套轴传动装置,能够与多种旋转绕环机构配合实现光纤环的绕制,通过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精度,减少因人工操作引入的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级套轴传动装置,主要包括与外部机架连接的基板、一对套轴机构、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所述基板上设有线性滑轨,一对套轴机构分别通过底端设置的线性滑块安装在线性滑轨上,基板上设有套轴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每一套轴机构沿线性滑轨移动,所述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一对套轴机构上且同轴相对设置;一对套轴机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每一套轴机构包括套轴安装支架,所述线性滑块设置于套轴安装支架下底面,套轴安装支架上通过轴承设有滑环衬套,滑环衬套外套设有导电滑环,滑环衬套内穿设有中间轴套,所述中间轴套的一端设有套轴第一同步带轮和套轴第二同步带轮,所述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穿过中间轴套的另一端并可在中间轴套内自由转动和轴向滑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主传动轴的套轴机构后端设有后梁支架,后梁支架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用于支撑主传动轴的轴承座和轴承,主传动轴的后端设有第一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连接;安装有副传动轴的套轴机构后端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副传动轴后端连接,用于驱动副传动轴的直线移动;每一套轴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两台第二伺服电机,两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同步带与所在套轴机构的套轴第一同步带轮和套轴第二同步带轮连接,用于驱动套轴第一同步带轮和套轴第二同步带轮的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轴驱动机构有两套,分别设置于相应套轴机构的下方;每一套轴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下底面的第三伺服电机和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一端设有第三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连接,用于驱动传动丝杆的转动;传动丝杆上套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相应套轴机构的套轴安装支架连接,用于通过丝杆螺母的平移带动套轴机构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轴机构主要为铝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可分别安装相应的工装,用于夹持待绕制的光纤环骨架,且主传动轴能够可控地转动,便于调整光纤环骨架转速,副传动轴能够可控地轴向移动,便于完成夹持光纤环骨架的动作;每一套轴机构上的套轴第一同步带轮、套轴第二同步带轮可分别实现独立可控地旋转,可分别用于驱动绕环机构的光纤导向、放纤等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实现绕环操作的精确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引入的误差和干扰;一对套轴机构结构完全相同,能够确保左、右绕环时的一致性;整个装置的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实现人机交互操作;进一步地,除基板外,套轴机构等主体结构均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减轻了可移动部件的重量,动作灵敏,同时,全部采用装配结构,其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维护、修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套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稳定性印制板
- 下一篇:一种暗电平指标可控的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