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氯化铝、氯化硅和氯化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566.X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文;胡宪伟;高炳亮;石忠宁;于江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7/56 | 分类号: | C01F7/56;C01B33/08;C01G4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煤矸石 生产 氯化铝 氯化 氯化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回收与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氯化铝、氯化硅和氯化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洗选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包括岩石巷道掘进时产生的掘进矸石,采煤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和夹在煤层中的岩石夹层里开采出来的矸石,以及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矸石,是我国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我国目前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很低,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侵占了良田,阻塞了河道,而且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此外,煤矸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使周围树木落叶,庄稼减产。煤矸石山受雨水冲刷,常使附近河流的河床淤积,河水受到污染;煤矸石还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危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因此对煤矸石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土地,还可以改善煤矿业的生产结构,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煤矸石的化学组分随成煤地质年代、环境、地壳运动状况和开采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范围,但不同的煤矸石中SiO2和Al2O3的含量都很高。以往的关于煤矸石中铝资源的利用包括采用煤矸石制备氢氧化铝(专利号为94113062.2的中国专利)、氧化铝(专利号为200810051316.8的中国专利)、氯化铝(专利号为85107358的中国专利)、硫酸铝(专利号为201110209467.3的中国专利)等;而关于煤矸石中硅资源的利用多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上;煤矸石中铁资源用于生产含铁絮凝剂(专利号为201010131669.6的中国专利)、净水剂(专利号为200910147845.2的中国专利)以及合金(专利号为200910089248.9的中国专利)等,然而,上述关于煤矸石利用的专利大多专注于一到两种元素的利用,致使煤矸石中的碳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氯化铝、氯化硅和氯化铁的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煤矸石中的碳资源、铝资源、硅资源和铁资源,为煤矸石的利用拓展新的思路。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方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用煤矸石为原料,将理论添加量1.2-1.5倍的碳质还原剂与煤矸石混合配料形成混合物,并将混合物破碎至≤160目;
(2)将破碎后的混合物置于氯化炉中,于800-1000℃条件下向炉中通入氯气,氯气流量为0.1-0.15m3/s;
得到的炉渣直接排出,得到的炉气送入除尘器中除尘处理,并控制除尘器中的温度≥500℃;
(4)将除尘处理后的气体依次于370-420℃、200-250℃和0—4℃进行冷凝,依次得到粗的AlCl3、FeCl3和SiCl4液体,对粗的AlCl3、FeCl3和SiCl4进行蒸馏,得到纯AlCl3、FeCl3和SiCl4产品。
所述的纯AlCl3产品进行熔盐电解得到铝,阳极生成的Cl2返回煤矸石的氯化过程;得到的SiCl4产品用于制备高纯硅。
所述的碳质还原剂是工业用木炭、石油焦、烟煤或蓝炭。
所述的碳质还原剂的理论添加量是根据煤矸石原料中SiO2 、Al2O3 、Fe2O3 、MgO 、CaO 、TiO2 、K2O和Na2O组分加碳氯化反应所需C量,减去煤矸石原料本身的含C量计算得到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煤矸石进行加碳氯化发生的主要由以下反应(碳氧化合物以CO2表示):
SiO2 + 2Cl2 + C = SiCl4 + CO2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