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6335.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燕;吴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光板 太阳 角度 跟踪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其余采光板为从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角度检测器;还包括控制液压泵工作的单片机和将主板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上,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利用相应的从板角度传感器得到的信号与主板传过来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应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来调整其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的底边与地面相平行,所述采光板采取三点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点位于采光板的中心位置,第二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平行,第三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相垂直,三个支撑点构成直角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撑点由支杆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分别由相应的液压油缸顶杆支撑,各支撑点的支撑连接结构均为万向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在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的附近均设置有使得泵油自动压回储油罐内的配重;所述单片机配置有定时打开回流电磁阀以将泵油自动压回到储油罐的时钟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角度检测器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底座,两个底座相接近的一端均具有一个球面缺口,两个球面缺口之间形成一个近球面的球缺形凹槽,所述球缺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两个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示盖板表面、球缺形凹槽周边以及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内均设置有吸光材料层,所述盖板中间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两个底座之间间隔的透光小孔,所述透光小孔的下沿中心为近球面的球心,所述透光小孔内安装有能使光线透过且防止杂物进入的透光片,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在透光小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光电检测传感器,每个光电检测传感器与透光小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间距的两倍,两个光电检测传感器的连线投影与两个底座之间的间隔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一个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将风速信号送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电磁阀控制采光板的复位定位销。
6.一种太阳能采光面板的太阳角度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多块采光板构成阵列,在第一次安装时调整好每块采光板的姿态;
(2)在阵列中任意选定一块采光板作为主板,其余的作为从板,将太阳角度检测器安装在主板上;
(3)利用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来控制主板的仰角和方位角;
(4)利用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电路把主板的仰角和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并分时送到每个从板的控制电路;
(5)每块从板的控制电路根据分时送到的两个不同频率的仰角电压信号和方位角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并利用各个从板角度传感器得到的信号与主板传来的电压信号相比较,通过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来调整从板的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采光板底边与地面相平行,所述采光板采取三点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点位于采光板的中心位置,第二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平行,第三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相垂直,三个支撑点构成直角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撑点由支杆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分别由相应的液压油缸顶杆支撑,各支撑点的支撑连接结构均为万向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在第二支撑点和第三支撑点的附近均设置有使得泵油自动压回储油罐内的配重;所述单片机配置有定时打开回流电磁阀以将泵油自动压回到储油罐的时钟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3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平台在未知区域自建地图的覆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