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熊果苷生产过程中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4703.9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岷;万月佳;贺爱永;马江锋;张敏;陈可泉;韦萍;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熊果苷 生产过程 蔗糖 磷酸化酶 回收 方法 | ||
1. 一种α-熊果苷生产过程中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以蔗糖和氢醌为底物,利用游离的蔗糖磷酸化酶粗酶液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α-熊果苷,其特征在于:合成反应结束后,首先向除去α-熊果苷的反应液中加入添加剂以增加蔗糖磷酸化酶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陶瓷膜过滤除去不溶性的絮状物质以及大分子蛋白,再利用超滤膜进行游离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磷酸化酶来源于大肠杆菌sp15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海藻糖、葡聚糖或甘露醇,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反应液质量体积比的1%-1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相当于反应液质量体积比5%的海藻糖、葡聚糖或甘露醇,并搅拌均匀 。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相当于反应液质量体积比5%的海藻糖,并搅拌均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孔径为0.1-0.2μ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孔径为0.15μ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为醋酸纤维膜、混合纤维膜或聚砜膜。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为醋酸纤维膜。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10000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7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