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3160.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倪沛红;王海蓉;何金林;张明祖;李飞;陶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65/48;C08G63/08;A61K47/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敏感性 两亲性 三嵌段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化学结构式表达:
;
式中,R1选自、或中的一种;n为30~90,m为32~1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三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范围是:12000~24000 g mol-1。
3.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双末端为羟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与乙烯基氯乙基醚为原料,采用无水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在对甲苯磺酸吡啶盐的催化下反应,制备末端含有二氯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
其中,双末端为羟基封端的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12000 g mol-1,双末端为羟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吡啶盐和乙烯基氯乙基醚的摩尔比为5∶1∶(25~50);
(2)用步骤(1)获得的末端含有二氯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备末端含有二叠氮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
所述末端含有二氯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与叠氮化钠的摩尔比为1∶(2~10);
(3)用炔丙醇作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对环酯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得到单末端带有炔基的疏水性生物可降解聚酯,所述环酯单体选自:ε-己内酯、丙交酯或三甲基环碳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炔丙醇与环酯单体的摩尔比为1∶(30~90);
(4)在“点击”化学反应催化剂和配体的存在下,采用步骤(2)获得的末端含有二叠氮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与步骤(3)获得的单末端带有炔基的疏水性生物可降解聚酯,通过“点击”化学反应,获得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其中,末端含有二叠氮乙基二缩醛基聚乙二醇、单末端带有炔基的疏水性生物可降解聚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1~2.4)∶1∶1;催化剂和配体的摩尔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点击”化学反应催化剂选自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配体选自:联吡啶、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四甲基乙二胺或六甲基三亚乙基四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完成后,分别对产物进行提纯处理,所述纯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i) 末端含有二氯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的纯化:在反应结束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Na2CO3水溶液终止反应,加入二氯甲烷稀释后,用水萃取2~3遍,收集下层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过滤得到的滤液浓缩,逐滴加入到冰正己烷中,过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产物;
所述Na2CO3与对甲苯磺酸吡啶盐的摩尔比为(25~50)∶1;二氯甲烷与Na2CO3水溶液的体积比为(4~8)∶1;
(ii) 末端含有二叠氮乙基二缩醛基的聚乙二醇的纯化: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液通过装有碱性Al2O3的柱子以除去溶液中的铜盐,减压除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稀释后,用水萃取2~3遍,收集下层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过滤得到的滤液浓缩,逐滴加入体积比为1∶1的冰正己烷与冰乙醚的混合溶剂中,过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产物;
(iii) 单末端带有炔基的疏水性生物可降解聚酯的纯化:在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将浓缩液逐滴加入冰乙醚中,过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产物;
(iv) 具有酸敏感性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的纯化:在反应结束后,加入四氢呋喃稀释反应混合液,并在搅拌的条件下与空气接触,使反应终止,待溶液变成绿色后,使其通过装有碱性Al2O3的柱子,减压除去溶剂,再将浓缩液逐滴加入冰乙醚中,过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产物溶解于四氢呋喃、并装在截留分子量为12000~14000 Da的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48~96 h,最后,将透析袋中所得到的无色透明溶液冷冻干燥,获得白色的固体产物;
所述四氢呋喃与固体产物的质量比为(10~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级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三原色打印机及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