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BCD工艺的隔离结构制作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606.6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邢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1 | 分类号: | H01L21/7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bcd 工艺 隔离 结构 制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具体涉及超高压BCD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BCD工艺的隔离结构制作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高压BCD工艺(BCD是一种单片集成工艺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同一芯片上制作双极管bipolar,CMOS和DMOS器件,称为BCD工艺)中,由于其用来做高压漂移区的DEEPNWELL(深N阱)本身浓度比较低,所以在用于HIGH SIDE(高压侧)应用时,其LVPW(低压P阱)对于PSUB(P型衬底)的punch though(PT穿通型)耐压往往都只有几十伏的电压,远远不能满足于700V ISOLATION(隔离)的要求。
为了能形成超高压的ISOLATION结构,目前的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做成SOI结构(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即硅晶体管结构在绝缘体之上),通过介质隔离形成超高压ISOLATION,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靠性突出且没有latch up(latch up即闩锁效应,又称自锁效应、闸流效应,它是由寄生晶体管引起的,属于CMOS电路的缺点。通常在电路设计和工艺制作中加以防止和限制。该效应会在低电压下导致大电流,这不仅能造成电路功能的混乱,而且还会使电源和地线间短路,引起芯片的永久性损坏。防止: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采用足够多的衬底接触),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成本太高,工艺加工复杂,特别是对于超高压工艺,SOI做的DMOS往往结构上和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相近,其要求的漂移区比常规的LDMOS(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大很多,所以面积上反而没有太多优势;另一种做法是通过生长一层外延,将ISOLATION区域底部的N型加浓,实现超高压的ISOLATION,这种做法需要增加一次外延,工艺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超高压BCD工艺的隔离结构制作工艺方法,采用比较简单的双DEEP NWELL阱扩散工艺,在超高压BCD工艺内实现耐压达到700V以上隔离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BCD工艺的隔离结构制作工艺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步骤1:准备一片P型硅片,其掺杂浓度由器件设计的耐压决定;
步骤2:由光罩定义出深N阱一注入区域,进行P31注入,形成深N阱一;
步骤3:由光罩定义出深N阱二注入区域,进行P31注入,形成深N阱二;
步骤4:进行高温推进,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耐压层;同时推进深N阱一和深N阱二,其浓度和结深由耐压的要求决定;
步骤5:由光罩定义出低压N阱注入区域,进行P31注入,形成低压N阱;由光罩定义出低压P阱注入区域,进行B11注入,形成低压P阱;然后进行高温退火;
步骤6:在全硅片上生长氧化层并淀积SiN,由光罩定义有源区,并干法刻蚀掉有源区以外的场隔离区上的SiN,在场隔离区上生长场氧作为漂移区场氧,然后将其余SiN采用湿法刻蚀去除;
步骤7:生长栅氧并淀积多晶硅,光罩定义形成栅极多晶硅;
步骤8:离子注入形成源区和漏区;
步骤9:进行后续工艺,包括接触孔,金属层,钝化层工艺将电极引出。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P型硅片的电阻率较高,对于设计电压在700V的BCD工艺,所述P型硅片的电阻率为70ohm.cm。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的深N阱一注入区域包含整个隔离结构,其浓度和结深能够满足RESURF技术(Reduce surfacefield,降低表面电场技术)的要求,即在横向击穿之前能在纵向全部形成耗尽层,从而减弱了横向的电场,使得横向耐压能达到700V以上。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的深N阱二注入区域为隔离区域高压的一侧,即该区域的实际注入剂量是由深N阱一和深N阱二注入共同决定,而在漂移区和低压端都没有深N阱二注入,其目的主要在于能加强高压一侧的纵向punch though耐压,使得隔离区低压P阱和低压N阱对于PSUB的耐压能达到700V以上。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所述的高温推进,使得深N阱一的结深能形成RESURF结构,而深N阱一和深N阱二共同区域的结深能满足纵向的punch though耐压。所述的高温推进的温度为1150~1200摄氏度,时间为200~300分钟。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所述高温退火的温度为1050~1150摄氏度,时间为30~6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