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0698.6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江;王秀;马伟;邹伟;翟长远;范鹏飞;张睿;邓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量 自动识别 施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喷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喷洒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农药喷洒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农药品种和剂型的发展及人们对病虫害发生变化规律和病虫生态习性的认识水平,还取决于施药器械的性能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水平管理的发展、环境要求的提高等。
目前,我国化学防治面积已达2.87hm2次,并且还在以每年0.13hm2次的速度增长,每年我国都有100万吨农药制剂、1亿吨药液喷洒到农田中。但是我国的农药使用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上研究还不足:人们一直认为农药使用只是个简单的称量、配置的药物学问题,农药使用技术仍然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传统农药配置主要是依据施药人员对作物的观察而自行设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支持,且工作效率低下;传统的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的药剂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的作用;并且由于药液容易泼溅滴漏,也容易对施药人员发生污染和中毒。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用于实现根据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自动控制施药,解决盲目施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
S2.根据所述生物量信息对所述农作物叶片进行动态控制施药。
优选的,步骤S1具体为:
S101.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的光谱信息;
S202.分析所述光谱信息,获取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其连接的触摸屏,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施药机构以及传感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施药机构及单片机连接的存储卡,所述存储卡用于记录所述施药机构的施药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装置:
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构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的传感机构和施药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控制所述施药机构施药。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其连接的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施药机构及单片机连接的存储卡,所述存储卡用于记录施药信息。
优选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的植物光谱传感器,所述植物光谱传感器采集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施药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连接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采集所述施药机构的行进速度以及偏差信息并反馈给所述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所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采集施药的位置并发送到所述控制机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施药控制方法通过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根据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动态控制施药量、施药配比等,解决了盲目施药的问题,提高了药液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植物光谱传感器;2:控制机构;3:施药机构;4:葡萄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生物量自动识别施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信息;具体为:
S101.通过植物光谱传感器动态采集农作物叶片的光谱信息;
S202.分析光谱信息,获取农作物叶片上的生物量主要是农业害虫的数量信息。
然后,根据得到的生物量信息对所述农作物叶片进行动态控制施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遮阳幕墙系统
- 下一篇:有压管道的套筒式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