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应型单体及其液晶组合物与液晶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0363.4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90 | 分类号: | C07C69/90;C07C69/54;C07C67/14;C09K19/56;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反应 单体 及其 液晶 组合 液晶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反应型单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入了三氟甲基的光反应型单体及具有此光反应型单体的液晶组合物及垂直配向型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性来显示图像的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相较于其他显示装置而言具有轻薄、低驱动电压及低功耗等优点,已经成为整个消费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件。液晶面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因为面板内材料的劣化而产称带电离,进而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最常出现的是表面型的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的问题。这种影响残留问题与液晶面板内残留在液晶组合物中的反应型单体含量过高有关。
进一步来说,请参见图1,图1所示的是目前液晶面板的配向过程示意图。所述的快速响应液晶组合物30’包括常规的一种或多种液晶分子31’和反应型单体(RM)32’。使用滴下式注入技术(ODF)使液晶组合物30’扩散于基板10’的配向膜20’表面,然后经过施加电压、第一次紫外线照射、第二次紫外线照射等工序,完成配向过程。由图1可以看出,在完成配向之后,仍有相当一部分RM残留在液晶组合物中,因而使得制得的液晶面板存在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响应慢等问题。经过研究发现,这种RM残留现象与RM的固化能力有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单体,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反应型单体,具有更快的固化速度,从而解决由于单体残留量高而引起的影像残留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反应型单体,包含于液晶组合物中,所述光反应型单体包含一硬核和可聚合基团,所述可聚合基团为丙烯酸酯基团或甲基丙烯酸酯基团,所述硬核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波长在300~450nm之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反应型单体以下述分子通式Ⅰ表示:
其中:所述A基团为硬核,包含至少一个苯环;所述P基团为所述可聚合基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反应型单体以下述分子通式Ⅱ表示:
其中,
M大于或等于0;
Z基团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C=O-)、羧基(-COO-, -OCO-)、甲氧基(-OCH2-)、甲硫基(-CH2S-, -SCH2-)、硫基(-H2S-, -SH2-)、乙烯羰基(-CH=CH-COO-)、羰乙烯基(-OOC-CH=CH-)、二氟甲氧基(-CF2O-, -OCF2-)、二氟甲硫基(-CF2S-, -SCF2-)、乙烷基(-C2H4-)、二氟乙烷基(-CF2CH2-, -CH2CF2-)、四氟乙烷基(-CF2CF2-)、乙烯基(-CH=CH-)、二氟乙烯基(-CF=CF-)、乙炔基(-C≡C-)或单键中的一种;
X1、X2和X3分别独立选自氢原子或氟原子中的一种;
Y1和Y2基团分别独立地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甲氧基(-OCH2-)、羰基(-C=O-)、羧基(-COO-, -OCO-)、胺甲酰基(-CO-N0R-, -N0R-CO-)、甲硫基(-SCH2-, -CH2S-)、乙烯羰基(-CH=CH-COO-)、羰乙烯基(-OOC-CH=CH-)或单键中的一种。
Sp1及Sp2基团是间隔基团,分别独立地选自C1~8烷基或单键中的一种。
P1及P2以下述分子通式Ⅲ表示:
其中,R基团选自-H或-CH3中的一种。
较优地,
Z基团选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