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挡圈绕制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8112.2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章龙飞;程国祥;朱峥;龙斌祥;赖仁享;张磊;史啟非;游进;王冬林;胡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6 | 分类号: | B21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挡圈绕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挡圈的绕制。
背景技术
螺旋挡圈广泛应用于液压件装配、阀门、仪表、各种锁芯组件、轴承、连接器及其他机械装配,其形状为由扁平材料沿宽度方向弯曲成连续无缺口的螺旋圆周,厚度方向层叠,如图1所示。
由于此类挡圈的装配和使用性能特点,为保证能与装配件充分接触,内圆需光滑完整,不干涉配合件,内外径尺寸精度要求高,挡圈螺旋贴合紧密。
目前,国内各螺旋挡圈生产厂家在绕制此类挡圈时易出现零件内侧起皱、零件外缘开裂、零件腹面扭斜挠曲等缺陷。经分析得知出现此类缺陷原因是零件绕制弯曲时中性层内缘受压,外侧材料受拉,当相对弯曲半径过小时内缘易受压失稳而起皱,外侧纤维拉伸变形达到材料极限延伸率时易产生破裂,送料切向张力控制不当、零件失去轴向侧压力易导致零件腹面扭斜挠曲。且一套绕制夹具只能生产一种规定尺寸的螺旋挡圈,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寻求一种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可靠的加工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提高螺旋挡圈制造效率,不受挡圈尺寸大小和螺旋圈数影响的工艺方法,从而实现螺旋挡圈大批量生产。
发明方案:
螺旋挡圈绕制装置,包括送料夹紧装置、绕制芯棒5、绕制挡块7、套筒8、拧紧螺钉6、转动动力源10、平移动力源11以及控制装置12;
所述的送料夹紧装置固定在固定架9上,送料夹紧装置包括夹块1和夹块2,夹块1和夹块2通过螺栓3以及锁紧螺母4拼成一个槽形件,槽的大小可供扁平金属丝线13通过,并提供进给张力控制弯曲回弹;
绕制芯棒5为台阶轴,绕制芯棒5的台阶一侧为螺旋绕制面,螺 旋绕制面外沿上开有供扁平金属丝线13端头通过的径向缝,台阶圆周面上装有用于固定金属丝线端头的拧紧螺钉6,套筒8固定在绕制芯棒5上,套筒8上套有固定在固定架9上的绕制挡块7,二者为间隙配合,绕制挡块7的端面为与绕制芯棒5台阶螺旋绕制面相反旋向的螺旋绕制面;绕制芯棒5可在转动动力源10的作用下绕其中心轴旋转,绕制挡块7可在平移动力源11作用下随固定架9沿芯棒中心轴轴向平移;
所述的控制装置12用于,在其控制下,每当绕制芯棒5旋转一圈,绕制挡块7随固定架9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为扁平金属丝线13厚度加挡圈螺旋间隙。
所述的螺旋绕制面的螺距为扁平金属丝线13的厚度。
螺旋挡圈绕制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扁平金属丝线13的材料近似实际应力曲线的屈服极限、材料应变刚模量、材料的弹性模量、截面积对x轴的静矩以及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通过下式计算扁平金属丝线13绕弯曲率的回弹值
式中:ρ、ρo为回弹前及回弹后零件中性层处的曲率半径,
ρ=2/(φ+b);
σs——零件材料的近似实际应力曲线的屈服极限;
D——材料的应变刚模量;
Sx——截面积对x轴的静矩;
Jx——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
E——零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b——扁平金属丝线宽度;
φ——需要绕制的螺旋挡圈的内径;
再根据回弹值ΔK和需要绕制的螺旋挡圈的内径φ,得到绕制挡块7的内径和套筒8的外径为φ1=(φ-2*ΔK),选择相应的绕制挡块7和套筒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