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6198.5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未龙;吴真元;姚仁贵;陈静武;衣晓飞;熊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1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钕铁硼 永磁体 腐蚀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可靠性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钕铁硼永磁体的可靠性,现一般通过试验模拟出盐雾、高温、低温、高压、高强度撞击等极限工作环境来进行测试。这些测试无一例外的都与空气接触。但有些钕铁硼永磁体工作在各种油液中,与空气隔绝,因此需要一种恰当的方法对钕铁硼永磁体在油液中的腐蚀情况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试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在油液中腐蚀情况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注油的储油槽体和储油槽盖,所述储油槽盖与储油槽体为可拆装式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槽体内设有可沿槽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将储油槽体内部分隔成上槽体和下槽体两部分空间;所述活塞体与一端自由伸出储油槽盖的活塞轴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体与活塞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皮垫圈。
所述活塞体的外周边缘设有O型密封圈。
所述储油槽盖与储油槽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储油槽体与储油槽盖之间设有橡皮垫圈。
所述伸出储油槽盖的活塞轴一端表面上设有滚花。
本发明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待测样品表面除油、清洗并干燥后称出试验前质量为M1;
(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油腐蚀测试装置进行油腐蚀试验;
(3)试验完成后再将样品除油、清洗干净,干燥后称出试验后质量为M2;
(4)计算样品被腐蚀的质量为M0=M1-M2,腐蚀率P=M0/M1*100%。
步骤(2)中所述油腐蚀试验步骤为:
打开储油槽盖,拧松活塞轴并向上拉动活塞轴,直至活塞体全部拉出;将待测样品放入到储油槽体中,缓缓倒入试验用油,将样品淹没;装入活塞体,在活塞轴处于半松状态下,慢慢向下压,完全排出下槽体中的空气后,拧紧活塞轴,使密封橡皮垫圈完全封闭下槽体;盖上储油槽盖并拧紧;加热至60~120℃并保温24~720h;加热结束后,将储油槽体冷却至室温,旋开活塞轴至半松状态,打开下槽体与外界气体通路,再打开储油槽盖,向上慢慢拉动活塞轴,完全打开储油槽体后,用镊子取出样品,并收集废油。
为使试验更接近于磁体的实际工作环境,试验用油需选择与磁体实际工作时相同的牌号。
为使试验温度环境更接近磁体的实际工作环境,可使用加热装置对储油槽体进行加热、保温,温度范围为:60~120℃。
为使试验前、后的除油更加彻底,可采用钕铁硼电镀行业常用的除油装置及除油剂。
为使试验前后的清洗更加干净,可采用酒精作为介质,用超声波清洗机对样品进行清洗。
试验中加热后的冷却可采用空冷或风冷方式,但必须在储油槽体处于密封状态下进行冷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的专用装置及测试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油腐蚀测试装置及本发明的测试方法能够排除空气干扰,安全、有效的完成对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状况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轴;2、储油槽盖;3、橡皮垫圈;4、密封橡皮垫圈;5、O型密封圈;6、活塞体;7、储油槽体;8、上槽体;9、下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油腐蚀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注油的储油槽体7和储油槽盖2,所述储油槽盖2与储油槽体7为可拆装式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槽体7内设有可沿槽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体6,所述活塞体6将储油槽体7内部分隔成上槽体8和下槽体9两部分空间;所述活塞体6与一端自由伸出储油槽盖2的活塞轴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体6与活塞轴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皮垫圈4。所述活塞体6的外周边缘设有O型密封圈5。所述储油槽盖2与储油槽体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油槽体7与储油槽盖2之间设有橡皮垫圈3。所述伸出储油槽盖2的活塞轴1一端表面上设有滚花。
活塞轴1上端采用滚花工艺,可以增加摩擦力,以便于下端螺纹的紧固和确保密封橡皮垫圈4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