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HFC-143的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2761.1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信;张圣君;郭涛;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hfc 143 有机 循环 混合 工质 | ||
本发明是名称为:“含有HFO-1234yf(CF3CF=CH2)的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的分案申请,申请日是2009年10月13日,申请号为20091007078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或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具体涉及到作为蒸发温度为60-100°C的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工质。
背景技术
低温资源(如低温地热能、废热或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对于减小化石能源消耗和CO2、SO2、NOx等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制约低温资源发电利用的主要技术因素之一就是系统经济性。中温资源发电技术实践表明,以有机朗肯循环为基础的发电技术经济性较好。
近年来,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的不断加大,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发电经济性的提升,一直被认为不具备发电经济性的低温资源(特别是70-120°C温度范围)的利用开始得到关注。低温资源之所以发电利用经济性较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适合的循环工质。目前用作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有C5F12、HC600等,它们或因温室效应势(GWP)很大,或因易燃易爆,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热力性能优良的新型工质,对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含有HFC-143的混合工质,可作为蒸发温度为60-100°C的低温地热资源,或其它低品位(如废热,太阳能等)热源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工质。
本发明提出的含有HFC-143的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共包括了10种组元物质,具体是:HFO-1234yf(CF3CF=CH2,2,3,3,3-四氟-1-丙烯),HFC-143(1,1,2-三氟乙烷),HFC-236ea(1,1,1,2,3,3-六氟丙烷),HFC-236fa(1,1,1,3,3,3,-六氟丙烷),HFC-245ca(1,1,2,2,3-五氟丙烷),HFC-245fa(1,1,1,3,3-五氟丙烷),CF3I(三氟碘甲烷),HFE-143(CH2FOCHF2),HFE-134(CHF2OCHF2)和HFC-254cb(1,1,2,2-四氟丙烷)。各组元物质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本发明提出的含有HFO-1234yf的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具体组成为:
由HFO-1234yf(CF3CF=CH2)、HFC-236fa(1,1,1,3,3,3-六氟丙烷)和HFC-143(1,1,2-三氟乙烷)组成;或由HFO-1234yf、HFC-236fa和HFC-245fa(1,1,2,2,3-五氟丙烷)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1,1-二氟乙烷)和HFC-254cb(1,1,2,2-四氟丙烷)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和HFC-245ca(1,1,2,2,3-五氟丙烷)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和HFC-236ea(1,1,1,2,3,3-六氟丙烷)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和HFE-134(CHF2OCHF2)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和HFE-143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52a和HFC-245fa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三氟碘甲烷)和HFC-254cb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和HFC-245ca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和HFC-236ea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和HFE-134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和HFE-143(CH2FOCHF2)组成;或由HFO-1234yf、CF3I和HFC-245fa组成;或由HFO-1234yf、HFC-143(1,1,2-三氟乙烷)和HFC-245fa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孔结构
- 下一篇:冷冻干燥辅助制备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