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牛奶草莓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51470.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超;刘玉龙;李绍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N6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牛奶 草莓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莓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品质牛奶草莓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的外观呈心形,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时令水果。草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在欧洲,其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目前,草莓的总产量在浆果中仅次于葡萄,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大众鲜食水果。
牛奶是乳牛的乳汁,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营养丰富, 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将牛奶用于草莓栽培可以起到提高草莓植株免疫能力、增强抗病性和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但传统的施用方法是将新鲜牛奶稀释后直接喷洒在草莓的叶片和茎蔓上,由于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而草莓藤蔓的毛孔比较小,牛奶直接喷洒不易被吸收,既造成了牛奶的浪费,生产出的牛奶草莓品质也不佳。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氧化还原酶,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目前的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与植物正常的形态发生和形态建成有关,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作用;另一方面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包括抗旱、抗寒、抗盐、抗病等,是植物保护酶系的重要保护酶之一。但是当其作为外源酶制剂应用于促进草莓生长及营养吸收时,尚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过氧化物酶作为外源酶制剂,通过提高草莓对牛奶营养的吸收利用以生产高品质牛奶草莓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当草莓幼果长至小拇指头大小时(盛花后10~15天),取一定量的新鲜牛奶,加水兑成200倍的牛奶稀释液,再按重量比加入0.01%~0.5%的过氧化物酶粉末,配制成牛奶酶复合制剂,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喷洒在草莓的叶片和茎蔓上,每亩用量145~155升;间隔11~13天后再以上述方法配制的牛奶酶制剂对草莓的叶片和茎蔓进行第二次喷施,每亩用量180~190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新鲜牛奶中添加过氧化物酶制剂,将牛奶的营养分子分解细化,更利于草莓吸收利用,并且可显著增加草莓植株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其他抗氧化物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提高草莓植株免疫能力、增强抗病性和改善果实品质。利用本发明生产的牛奶草莓色泽鲜艳,柔嫩多汁,香味浓郁,吃起来会有一股浓浓的牛奶香味,口感极为独特,具有广泛的市场和产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选择早熟优质、抗病丰产的 “丰香”草莓为栽培品种。当草莓幼果长至小拇指头大小时(盛花后10~15天),取一定量的新鲜牛奶,加水兑成200倍的牛奶稀释液,再按重量比加入0.01% - 0.5%的过氧化物酶粉末,配制成牛奶酶复合制剂,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喷洒在草莓的叶片和茎蔓上,每亩用量145升;间隔11天再以上述方法配制的牛奶酶制剂对草莓的叶片和茎蔓进行第二次喷施,每亩用量180升。利用本发明生产的牛奶草莓色泽鲜艳,柔嫩多汁,香味浓郁,吃起来会有一股浓浓的牛奶香味,堪称草莓中的极品。
实施例2
选择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的 “红颊”草莓为栽培品种。当草莓幼果长至小拇指头大小时(盛花后10~15天),取一定量的新鲜牛奶,加水兑成200倍的牛奶稀释液,再按重量比加入0. 01% - 0.5%的过氧化物酶粉末,配制成牛奶酶复合制剂,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喷洒在草莓的叶片和茎蔓上,每亩用量155升;间隔13天再以上述方法配制的牛奶酶制剂对草莓的叶片和茎蔓进行第二次喷施,每亩用量190升。利用本发明生产的牛奶草莓色泽鲜艳,酸甜适度,香味浓郁,吃起来会有一股浓浓的牛奶香味,堪称草莓中的极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驱动装置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盖板结构和其制作系统及其制成的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