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053.9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芳;郭冰;史小军;储富强;吕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C08L79/04;C08K9/04;C08K3/04;C08J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陈一飞;任晓岚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甲醇 燃料电池 复合 质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是PBI复合膜的性能改进,属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燃料电池的一种,由于使用燃料甲醇,比直接用氢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受到重视,可以制备便携式和交通工具的电源,目前为止,甲醇燃料电池仍然采用杜邦公司的Nafion系列膜,虽然具有很高的质子传导率,但是Nafion系列膜的缺点是甲醇渗透性仍然比较高,这个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Nafion膜甲醇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
由于芳环主链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因此,采用非氟芳环主链聚合物来制备替代Nafion的新型质子交换膜成为研究趋势。而有的非氟芳环主链聚合物本身一般并不具有质子传导率,为了使其可以用于质子交换膜,在其中掺杂一定量具有质子传导功能的材料,从而使质子膜具有一定的质子传导率。目前,被研究较多的非氟芳环主链聚合物是聚苯并咪唑(PBI)、聚砜、聚酰亚胺、聚醚醚酮等。其中,聚苯并咪唑(PBI)尤为引人关注。聚苯并咪唑主链中含有梯状结构,因此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且其主链上的咪唑环也可以质子化,而且与Nafion膜相比具有更低的甲醇透过率,但纯聚苯并咪唑质子传导率很低,因此改性的聚苯并咪唑膜在DMFC应用方面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另外还有关于磺化PBI主链的报道,但磺化PBI难以溶解成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PBI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解决现有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率低、甲醇透过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苯并咪唑的一般步骤:(参见文献: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68,172-177;Chem.Mater.2005,17,5328-5333)。具体制备步骤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多聚磷酸(化学纯,含量≥85%),在90℃、氮气氛围下加入3,3',4,4’-联苯四胺,100℃温度下搅拌1h,冷却至90℃,加入二羧酸单体2,2-双(4-羧基苯基)六氟丙烷,100℃搅拌1h,然后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分别在140℃、160℃、180℃下各反应12h后停止反应(聚合反应在氮气氛围中进行),冷却后将粘稠物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并反复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120℃下干燥,最后得到聚合物。
(2)制备聚苯并咪唑溶液:取上述得到的聚苯并咪唑溶于二甲亚砜(DMSO)中,每10~20mL 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1g聚苯并咪唑,适当加热至聚合物溶解完全,体系成黄棕色透明溶液。
(3)制备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具体步骤为:
a、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将乙二胺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在适当温度下回流得到目标产物。
b、两性离子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将3-丙基磺内酯或者1,4-丁烷磺内酯加入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适当温度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4)制备两性离子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取步骤(3)中得到的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每10ml溶剂溶解0.1g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然后在超声仪中分散30分钟,使得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均匀分散。
(5)制备掺杂两性离子改性氧化石墨烯的PBI复合膜:取步骤(2)中所得的聚苯并咪唑的NMP溶液和步骤(4)中所得的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按两性离子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合物不同质量比例(复合膜中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10%)混合并超声分散均匀,将所得分散液倾倒至光滑平整干净的玻璃板上,在80℃下挥发掉溶剂,冷却至室温后脱膜。
(6)将(5)中所得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两天后取出,擦干膜表面的水,最后得到可以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膜的厚度控制在40~120μm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氧化石墨烯的片层本身是疏水性的,通过两性离子改性后,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上了亲水性基团,有利于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PBI复合膜具备很高的分解温度,耐氧化性和低的甲醇渗透性;两性离子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外围分布的是亲水性的磺酸基团,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膜中的含水量,为质子的传导提供微通道从而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另一方面避免磺化PBI主链结构,造成磺化PBI难以溶解成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未经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