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樟树籽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46194.9 申请日: 2012-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965402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罗丽萍;郭夏丽;吴学志;龚上佶;江香梅;付宇新;肖萍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62 分类号: C12P7/62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樟树 制备 甘油二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油脂加工领域。涉及甘油二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樟树是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樟树种子产量大,含油率高(达60-70%),并且以我国最为缺乏的中碳链脂肪酸为主,其中癸酸含量达55%,月桂酸含量达38%,两者含量达90%以上,是合成功能性中碳链油脂的优质原料,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对樟树籽油缺乏合理利用,若利用其生产富含中碳链脂肪酸的甘油二酯,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甘油二酯(DAG)是一类甘油三酯(TAG)中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代的结构脂质,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产物,但在自然油脂中的含量较低。DAG有1,2(2,3)-DAG和1,3-DAG两种同分异构体,由于是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物质,在日本和美国已被用作食用油。富含DAG的常规油在味道、外观、物理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和TAG油相似。在人体内,DAG脂肪氧化消耗明显比TAG快,食用DAG油能够降低血浆TAG水平和抑制身体脂肪堆积,长期食用DAG油能够减少肥胖,有利于减肥,故也被作为食品和医药的添加剂。

目前酶法制备DAG的方法有酯化反应、甘油解反应和水解反应三种。酯化反应通过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成DAG,得到DAG的纯度高,但所需游离脂肪酸价格昂贵。甘油解反应将TAG除去酰基或者通过在反应中单甘脂酰化,但反应过程中难以避免酶颗粒的凝聚,导致反应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而未被有效利用的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催化水解获得樟树籽油甘油二酯。

本发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樟树籽油置于45 ℃~75 ℃的温控反应釜中,加入樟树籽油质量的4%~16%的Lipozyme RM IM或者TL IM脂肪酶,以及酶质量的20%~60%蒸馏水。

(2)调节转速至150-250 r/min反应1~4 h。

(3)反应结束后过滤脂肪酶,真空脱水干燥12 h~24 h,得到甘油二酯。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樟树籽油富含中链脂肪酸(>90%),中链脂肪酸具有快速提供能量的吸收代谢特点。甘油二酯,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物质,且其氧化消耗明显比甘油三酯快,食用甘油二酯油能够显著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抑制身体脂肪堆积和减少肥胖。以樟树籽油为原料,制备富含中碳链的甘油二酯,将广泛应用于肥胖或体脂过多病人的食品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我国樟树资源丰富,且樟树种子含油量高(达60-70%),以樟树籽油代替椰子油和棕榈油生产中碳链甘油二酯,既可以增加新资源,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本试验采用水解反应,温度低(55-75℃),反应时间短(1-4h),既保证油脂不被破坏,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本试验以樟树籽油为反应底物,工艺简单,甘油二酯产率可达60%,且由于单甘酯和甘油二酯的分离比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的分离容易,这为纯化甘油二酯提供便利,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除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例和比率均按照重量计算。

除另外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和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用于本发明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做示范之用。

实施例1。

称取10g的樟树籽油置于温控反应釜中,加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油质量的4%~16%)和蒸馏水(酶质量的40%),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65 ℃中反应3 h,转速为200 r/min。反应结束后,定性滤纸过滤除去反应液中的固定化酶,真空脱水干燥18 h,得成品,产物中DAG的含量为30.93%~51.65%(w/w),且富含中链脂肪酸(60%~90%)。

表1:Lipozyme RM IM 脂肪酶催化樟树籽油水解生成DAG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