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522.X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臣;黄海涛;黄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建臣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齿轮 疲劳极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的冶炼在国内外均有一些差异,使得即使同样组分的金属,也会有不同的性质,因此,为了保证合理设计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齿轮的抗疲劳强度的测量就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齿轮抗疲劳强度的测量方法通常是使用大量的产品,进行全寿命测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得到齿轮的全寿命概率,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生产出足够的待测件进行测试;还需要等待待测件完成全寿命周期的时间;这是对资金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另外,这种测量方式的误差率也较高;如果想要降低误差率,则被测件的数量也会提高;那么所消耗的资金还会大幅度增加;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误差率低,并且能快速完成对齿轮测试的方法。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二、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三、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测试最大静载荷。
四、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操作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是:一、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二、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齿面和齿根的硬度;三、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测试最大静载荷;四、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五、通过公式算出抗疲劳强度,步骤少,操作非常简单。
2、节约工作时间。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即可测出齿轮的抗疲劳强度,无需进行全寿命实验;因此,大大节约了检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测量结果精确。
由于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单,并且步骤少;产生误差的环节也大大减少;测试方法步骤和步骤之间配合较为合理,并且紧密结合;从而确保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二、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三、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测试最大静载荷。
四、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实施例。
选用精度为7级,基节平均偏差为18.4μm,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测出齿中心部位硬度为614HV0.025,齿面洛氏硬度为52HRC,齿根洛氏硬度为20-30HRC。
步骤三中,最大静载荷为100kN。
步骤四中,最大循环次数设置为2.0×105。
实验完成,7个试验点均为单个轮齿失效,未出现两轮齿都越出现象。
最后算出弯曲疲劳极限最大值为424.250-453.967MPa,考虑到实验方法的误差,可取424.250MPa作为齿轮的疲劳极限。
所述的显微镜为M -400-H1型显微镜。
本发明可采用STRON1603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建臣,未经陶建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钙离子对缓蚀剂缓蚀性能影响的测试工艺
- 下一篇:一种地面压力传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