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模块、其制作方法及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2704.5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温育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B32B3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模块 制作方法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作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模块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导光板模块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光源装置例如为背光模块,背光模块通常包括导光板。一般而言,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束的行进方向,及提高面板的辉度,并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以将背光模块中的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而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
详细来说,当光束进入导光板后,光束可通过不断地被全反射而在导光板内传递,或者是通过导光板表面的微结构破坏全反射,而使光束产生偏折改变光路径的方式传递至导光板外。除此之外,上述的微结构亦有将光束予以导正的功能。举例而言,美国专利号7108415揭露于导光板配置微结构的技术。除此之外,中国台湾专利I341251与中国台湾专利200916904皆揭露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然而,在已知技术中,一般不会在导光板上镀膜,因为光源产生的光束通常为白光,且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束所组成,部分波长的色光束会在通过导光板上的镀膜时形成干涉现象,造成此波长的光束能量被增加(建设性干涉)或衰减(破坏性干涉)。因此,当这些色光束传递至导光板外,时常会出现导光板局部色偏的问题,从而导致后端的显示画面出现色偏。此外,一些发光二极管光源为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或红光、蓝光、绿光三色光混光,也容易因为混光不均匀而有色偏的问题,例如使用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容易造成导光板出光偏黄或偏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能改善色偏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模块。导光板模块包括导光板、第一光学薄膜层、多个微结构以及第二光学薄膜层。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照明光束经由第一表面离开导光板。第一光学薄膜层配置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上。多个微结构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上。第二光学薄膜层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与多个微结构上。当照明光束经由第一表面离开导光板时,根据第一光学薄膜层与第二光学薄膜层的特性,部分照明光束被转换成一特定波长范围的色光束。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模块的制作方法。导光板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导光板。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将第一光学薄膜层配置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上。将多个微结构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上。将第二光学薄膜层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与多个微结构上。
在一实施例的导光板模块的制作方法,其中将第一光学薄膜层配置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上的步骤包括:调整第一光学薄膜层的厚度,使得当照明光束经由第一表面离开导光板时,根据第一光学薄膜层的特性,部分照明光束被转换成一特定波长范围的色光束。
在一实施例的导光板模块的制作方法,其中将第二光学薄膜层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与多个微结构上的步骤包括:调整第二光学薄膜层的厚度,使得当照明光束经由第一表面离开导光板时,根据第一光学薄膜层与第二光学薄膜层的特性,部分照明光束被转换成一特定波长范围的色光束。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装置。光源装置包括至少一发光组件、导光板、第一光学薄膜层、多个微结构以及第二光学薄膜层。发光组件适于提供照明光束。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入光面。入光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发光组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照明光束适于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第一光学薄膜层配置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上。多个微结构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上。第二光学薄膜层配置于第一光学薄膜层与多个微结构上。当照明光束经由第一表面离开导光板时,根据第一光学薄膜层与第二光学薄膜层的特性,部分照明光束被转换成一特定波长范围的色光束。
在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模块中,第一光学薄膜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0纳米且小于等于1500纳米。
在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模块中,第一光学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45且小于等于1.65。
在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模块中,第二光学薄膜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00纳米且小于等于2000纳米。
在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模块中,第二光学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45且小于等于1.65。
在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模块中,第一光学薄膜层与第二光学薄膜层的材质各为一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