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表面蒙皮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281.7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于北;杨党纲;李硕宁;何方成;刘颖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D3/12 | 分类号: | F25D3/12;B64D4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表面 蒙皮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飞机表面蒙皮降温装置,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该装置是一种维修检测飞机时对其表面进行降温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红外和光学干涉检测方法作为无损检测的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在役飞机的维修保养、外场检测中。机身、机翼和其它飞机部件在生产制造中常使用各种蒙皮夹芯材料(如薄蒙皮蜂窝粘接结构、泡沫粘接结构等),为了对它们进行检测,以确定在飞机飞行几年之后,是否出现了脱粘、分层、积水等问题,需要在蒙皮表面造成温度变化的同时监测蒙皮表面的微小位移变化,根据不同温度下飞机表面微小位移变化的不同,发现蒙皮夹芯粘接材料中的缺陷(脱粘、分层、积水)。一般在实验室及常温环境中,需要对被检测表面加温;而当飞机在阳光下暴晒之后,蒙皮表面温度大大高于常温,就需要做降温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红外和光学干涉检测技术的需要而设计提供了一种飞机表面蒙皮降温装置,该装置以干冰作为冷源,直接连接散冷器形成低速、平稳温度均匀的低温空气,达到对飞机表面降温制冷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该种飞机表面蒙皮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是由干冰储冷罐(1)、散冷器(2)和橡胶隔热垫(3)组成,干冰储冷罐(1)的底部有开口与散冷器(2)的上部连接,连接边缘密封,干冰储冷罐(1)的上部有顶盖(4),以方便装入干冰,底部开口通过阀门(5)控制开合;阀门(5)由上下两块带有长孔的金属板组成,通过金属板的错动可调节开合量。上边的金属板上有几排隔栏,在降温罩竖立工作时,隔栏可阻拦住一部分干冰;
散冷器(2)的上部与干冰储冷罐(1)的底部开口连接的孔内设置一个散冷板(6),散冷板(6)的上端不超过散冷器(2)的上表面,从散冷板(6)的上表面向下加工有成排的上溢流孔(7),上溢流孔(7)的深度不小于散冷板(6)厚度的一半,上溢流孔(7)的直径为30~40mm,相邻上溢流孔(7)之间的距离为10~20mm,从散冷器(2)的下表面向上加工有成排的下溢流孔(8),下溢流孔(8)的深度不小于散冷板(6)厚度的一半,下溢流孔(8)的直径为5~10mm,相邻下溢流孔(8)之间的距离为3~5mm;
散冷板(6)下方的散冷器(2)的内部空间内,横向设置3~5层阻流网(9),散冷器(2)的下部开口与橡胶隔热垫(3)连接,连接边缘密封。
所述阻流网(9)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网格大小相当于Ф0.5~2.5mm的孔径,阻流网(9)的网格大小从上至下层递减。
本发明装置以干冰为冷源,由干冰直接制冷,使空气降温。干冰放置于储冷罐中。储冷罐通过散冷器,形成低速、平稳温度均匀的低温空气,对飞机表面降温。冷发散器的冷输出口四周使用柔软的橡胶隔热垫,减少低温空气流向非工作区,同时允许工作区域有一定的曲面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2所示,该种飞机表面蒙皮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是由干冰储冷罐1、散冷器2和橡胶隔热垫3组成,干冰储冷罐1的底部有开口与散冷器2的上部连接,连接边缘密封,干冰储冷罐1的上部有顶盖4方便装入干冰,底部开口通过阀门5控制开合;阀门5由上下两块带有长孔的金属板组成,通过金属板的错动可调节开合量。上边的金属板上有几排隔栏,在降温罩竖立工作时,隔栏可阻拦住一部分干冰,阀门5由上下两块带有长孔的金属板组成,通过金属板的错动可调节开合量。上边的金属板上有几排隔栏,在降温罩竖立工作时,隔栏可阻拦住一部分干冰;
散冷器2的上部与干冰储冷罐1的底部开口连接的孔内设置一个散冷板6,散冷板6的上端不超过散冷器2的上表面,从散冷板6的上表面向下加工有成排的上溢流孔7,上溢流孔7的深度不小于散冷板6厚度的一半,上溢流孔7的直径为30~40mm,相邻上溢流孔7之间的距离为10~20mm,从散冷器2的下表面向上加工有成排的下溢流孔8,下溢流孔8的深度不小于散冷板6厚度的一半,下溢流孔8的直径为5~10mm,相邻下溢流孔8之间的距离为3~5mm;
散冷板6下方的散冷器2的内部空间内,横向设置3~5层阻流网9,散冷器2的下部开口与橡胶隔热垫3连接,连接边缘采用密封条4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的防火型无机纤维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自发热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