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刹车鼓差速分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5155.4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启生;陶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齐山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F16H57/039;F16H57/023;F16H48/06;B60K17/34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6608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鼓差速分动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后驱动车辆的传动系统部件,具体为一种刹车鼓差速分动器。
(二)背景技术:
分动器是一齿轮传动系,其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分动器前、后驱输出轴连接,前、后驱输出轴分别经传动轴与前、后驱动桥连接。
装有分动器的汽车或拖拉机,当全部车轮驱动行驶于不平路面或弯道上,或前、后驱动轮由于轮胎磨损而半径不等的情况行驶时,将引起发动机功率消耗、轮胎或传动系零件磨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刹车鼓差速分动器,能将转矩根据轴荷比例分配给前、后驱动桥,以此克服传统分动器存在的不足之处。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刹车鼓差速分动器,包括分动箱体,所述分动箱体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前桥输出轴和后桥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前端连接发动机的变速机构,所述前桥输出轴连接前桥,所述后桥输出轴连接后桥,所不同的是所述分动箱体内设有行星齿轮差速器,所述前桥输出轴为行星齿轮差速器的一端输出轴,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另一端输出轴连接驻车用的制动鼓,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与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工作时只要给制动鼓施加一定的制动力,根据差速器的原理,可以把动力传递到前桥,如果前轮的阻力大于施加在制动鼓的力,则制动鼓进行滑移,这样可以调节前、后轮位移的变化,减少轮胎的磨损。
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的一种结构包括行星齿轮架、行星锥齿轮和扇形齿,所述行星锥齿轮设于行星齿轮架上,所述扇形齿分别安装于行星齿轮差速器两端输出轴上,两侧扇形齿同时与行星锥齿轮啮合。
所述行星齿轮架连接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一种结构包括挡位齿轮、过渡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挡位齿轮与过渡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过渡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挡位齿轮滑动设于动力输入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与行星齿轮架同轴固连。
所述后桥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同轴,动力输入轴的后端为后桥输出轴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刹车鼓差速分动器可以使整个传动系统的零部件使用寿命延长,保持前、后四轮的同步性,减少对轮胎带来的磨损,减少动力的耗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分动箱体2、动力输入轴3、前桥输出轴;4、后桥输出轴5、行星齿轮架6、行星锥齿轮7、扇形齿;8、挡位齿轮;9、过渡齿轮10、传动齿轮11、制动鼓12、拨杆13、中间轴。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最适合用130分动器改造完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刹车鼓差速分动器主要由分动箱体1、动力输入轴2、前桥输出轴3、后桥输出轴4以及设于分动箱体1内部的齿轮传动系统构成,所述动力输入轴2前端(图1中右侧)连接发动机的变速机构,所述前桥输出轴3连接前桥,所述后桥输出轴4连接后桥。
所述后桥输出轴4与动力输入轴2同轴,动力输入轴2的后端(图1中左侧)为后桥输出轴4的输出端,动力输入轴2的前、后端均安装连接用法兰,如图1所示。
所述齿轮传动系统由齿轮传动机构和行星齿轮差速器构成,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的一端输出轴为前桥输出轴3(图1中右侧),行星齿轮差速器另一端输出轴连接驻车用的制动鼓11,前桥输出轴3前端安装连接用法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挡位齿轮8、过渡齿轮9和传动齿轮10构成,所述挡位齿轮8滑动安装于动力输入轴2上并与安装于分动箱体1上的拨杆12连接,所述过渡齿轮9与中间轴13固装,在拨杆12的作用下,挡位齿轮8与过渡齿轮9可脱离啮合或啮合;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包括行星齿轮架5、行星锥齿轮6和扇形齿7,所述行星齿轮架5通过轴承安装实现回转,所述行星锥齿轮6设于行星齿轮架5上,所述扇形齿7分别安装于行星齿轮差速器两端的输出轴上,两侧扇形齿7同时与行星锥齿轮6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0与行星齿轮架5同轴固装且与过渡齿轮9啮合,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1、车辆正常行驶时,操纵拨杆12使挡位齿轮8与过渡齿轮9脱挡,发动机动力经后桥输出轴4传递至后桥,车辆的行驶状态为后轮驱动。
2、车辆需要前、后驱动时,操纵拨杆12使挡位齿轮8与过渡齿轮9啮合,同时根据行驶状况给制动鼓施11施加一定的制动力,发动机动力经前桥输出轴3传递至前桥,车辆的行驶状态为前、后轮驱动。
3、前、后轮驱动过程中,如果前轮的阻力大于施加在制动鼓11的力,则制动鼓11的制动蹄打滑,从而调节前、后轮位移的变化,减少轮胎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齐山,未经张齐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蝶阀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