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化学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3511.9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华;丁欣宇;喻红梅;单佳慧;高崇;高鹏飞;项蕊;张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1/20 | 分类号: | C07D24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c 氨基 甲醛 化学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N-Boc-5-氨基吡嗪-2-甲醛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尤其在糖尿病药物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对于N-Boc-5-氨基吡嗪-2-甲醛合成,在世界专利WO2004052849中,述及5-二甲氧基甲基吡嗪-2-胺的制备方法,再与Boc酸酐反应水解既得N-Boc-5-氨基吡嗪-2-甲醛。总的说来,该路线合成收率较低,操作复杂。其合成路线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化学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所述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化学合成方法为:
A、以5-甲基吡嗪-2-甲酸为原料,在有机碱的作用下与叠氮磷酸二苯酯和叔丁醇反应,制备N-Boc-5-甲基吡嗪-2-胺;
B、取上步所得的N-Boc-5-甲基吡嗪-2-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与卤代试剂反应,制备N-Boc-5-卤甲基吡嗪-2-胺中间体;
C、将N-Boc-5-卤甲基吡嗪-2-胺中间体在溶剂中进行溶解,之后再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制备N-Boc-5-氨基吡嗪-2-甲醛。
所述的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化学合成方法,反应的起始原料为5-甲基吡嗪-2-甲酸;步骤A中,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三乙醇胺、吡啶或哌啶;步骤B中,所使用的卤代试剂为N-溴代琥珀酰亚胺或N-氯代琥珀酰亚胺,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氯化碳、苯、甲苯、正己烷中的一种;步骤C中,所使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所使用的氧化剂为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或N-氧化吡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涉及的化学合成方法,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减少了反应步骤,为该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N-Boc-5-甲基吡嗪-2-胺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13.8 g 5-甲基吡嗪-2-甲酸和175 ml叔丁醇,溶解后加入10.0 g三乙胺,缓慢滴加28.0 g叠氮磷酸二苯酯,反应升温至80 ℃,反应过夜。反应完成后,浓缩,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N-Boc-5-甲基吡嗪-2-胺18.6 g,收率88.9% 。
N-Boc-5-溴甲基吡嗪-2-胺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制备的N-Boc-5-甲基吡嗪-2-胺17.5 g和200 ml四氯化碳,溶解后加入2.0 g过氧化苯甲酰,体系升温至50 ℃,加入17.1 g N-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光照回流过夜。反应完成后,浓缩,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重结晶得浅灰色固体N-Boc-5-溴甲基吡嗪-2-胺18.9 g ,收率78.4% 。
N-Boc-5-氨基吡嗪-2-甲醛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制备的N-Boc-5-溴甲基吡嗪-2-胺15.0 g和200 ml二甲基亚砜以及100 ml二氯甲烷,反应体系冷却至0-5 ℃,加入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9.1 g,反应完成后,加入500 ml水和200 ml二氯甲烷,分出有机相,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浓缩至150 ml,向其中加入18.9 g亚硫酸氢钠和200 ml水,充分搅拌至加成反应完全,分出有机相,在水相中加入25.0g碳酸钠,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干燥固体N-Boc-5-氨基吡嗪-2-甲醛8.0 g ,收率68.9% 。
1HNMR in d6-DMSO:δH = 1.49 (s,1H), 8.80 (s,1H), 9.22 (s,1H), 9.93 (s,1H), 10.84 (s,1H)。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