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井口制作方法及非正规平面井网模拟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266.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荣;刘柏林;任熵;费海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井口 制作方法 正规 平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非正规油藏井网形式的驱替过程方法,尤其涉及模拟井口制作方法及非正规平面井网模拟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整装油气藏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规则井网法。其中既有以正方型井网(五点系统,反九点系统,九点系统等)为基础的布井方式,又有以三角形井网(七点法,反七点法等)为基础的布井方式,并且都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小型油气藏由于其规模小、形状不规则,通常只能采用不规则井网法,对于不规则井网形式目前尚无统一的系统定义,通常提到最多的是三角形井网和根据油藏不规则形态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点布置一些点状注水形成不规则的井网。目前国内外对于不规则井网的模拟研究主要是依赖数值模拟研究,物理模型研究则主要以正方形和三角形基础井网为研究对象,近几年各油田院所对水平井与直井组合井网开采方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但在非正规井网方面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专利CN250803公布了一项可视化平面模型制作方法,但其模拟井口技术有待完善:一方面其模拟井通常都布置于边角处,对于非正规井网,模型内部可能需布置模拟井,该专利技术难于实现;二是模拟研究基于相似准则,要求模拟井的井径越小越好,该专利技术的模拟井径较大,影响相似准则的实现。同时也由于无法布置模型内部的模拟井,也就无法实现井网(井组)级的模拟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非正规平面井网模拟方法,改进了模拟井口制作技术,采用多层模型并联驱替试验技术研究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和合层注采机理,开展注采特征驱替试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试验过程中的图像资料和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渗流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井网分布关系进行合理调整。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正规平面井网模拟方法,运用改进的模拟井口制作技术制作平面非正规井网模型,运用平面非均质性的实验技术,进行单层平面井网模拟研究和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井网模拟研究,实现区块或开发单元非正规井网的模拟研究,所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具有单一性。
一项模拟井口制作技术,其具体方法为:
1)选择井口直径的范围为0.5mm-1.0mm,原则上越小越好,实验要求注聚合物、凝胶、弹性微球的井径稍大,注水驱、碱驱、表活剂驱的井径则小点;
2)在模型底板玻璃上标示模拟井位置,使用低速300-600r/min钻床,选用直径为0.5mm-1.0mm的合金钻头在玻璃上钻通透孔;将玻璃和圆孔清洗干净,烘干作为模型底板;
3)注入井安装:模型成型后选择直径小于玻璃底板上圆孔直径的医用注射针头钢管线,长度为1-2cm,用胶粘剂(如502胶、环氧树脂胶)将钢管线固结于玻璃底板圆孔中,要求钢管线与模型中的砂体接触,胶粘剂在孔内壁和钢管线间均匀分布但不能渗入模型中的砂体。
一种非正规平面井网模拟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油田实际井网的分布特点,模拟实际油藏的几何特征,制作可视化仿真物理模型;
2)将步骤1)制作好的可视化物理模型抽真空,真空度达到6.5×10-2Pa,然后保持30-300分钟以上,模型饱和现场水或模拟地层水水;开启微量泵,以0.25ml/min向模型注入现场原油或模拟油,当各出口含油达100%时,饱和油完成;
3)将饱和好水的可视化物理模型安装于可视化驱替实验装置上,如有温度要求则打开恒温器恒温2小时以上,按实验要求内容进行驱替试验,并通过数据及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连续采集并存盘;如可视化模型需重复进行同一实验,可对模型进行清洗后重复上述试验过程;
4)图像采集文件处理:调出电影编辑软件,对连续采集的试验全过程按时间轴编排截取重点图像和特写图像,并保存于相应文件夹内,然后依照要求剪辑编辑连续实验影片的原始资料;
5)对截取的试验重点图像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片经图形量化软件计算出模型内或模型内某个局部油、水以及其它各种物质的饱和度,分析流体流动变化特征及演变过程;
6)剪辑、编辑、插入字幕生成每个实验的过程资料,编写每个实验的分析总结报告。
一种平面非均质性的应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实际目标油藏井网特征,设计模型几何尺寸和井网样式及位置;根据目标油藏选择渗透率级差比率,设计确定模型具体渗透率,分别制作不同渗透率的均质平面模型,每块模型的几何尺寸和井网分布样式均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