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道路重度车辙辙槽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6940.X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斌;张义甫;戴合理;李严;徐鹏;韩延峰;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重度 车辙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沥青路面严重车辙市政道路渠化交通路段沥青路面重度的养护技术,其主要是采用专业设备针对沥青路面重度严重车辙特别是深度大于30mm的车辙进行治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建设高速发展,随着我国道路材料、建设水平、养护水平的提高,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正在逐年减少,而车辙已经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包括公路路面车辙和市政道路车辙(通常产生于公交车道或交叉口渠化交通处),据统计,目前我国沥青路面养护治理中70%-80%的资金用于车辙治理。
其中市政道路由于车辆行驶速度慢,对道路的抗滑要求相对较小,且市政道路使用对噪音的控制要求严格,因此目前我国市政沥青路面常采用细粒径混合料进行施工,且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经常采用加铺沥青层的方式进行养护,这就造成我国很多城市市政道路沥青层厚且以细料径为主的特点,再加上很多市政道路采取渠化交通的方式,使得很多市政道路出现重度车辙。
目前治理沥青路面严重车辙(大于30mm)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路面各层铣刨摊铺或加热耙松摊铺,形成全路面密实度一致的新的路面。根据大量的工程经验,按照这样的方法修复的路面,由于车辙处没有特殊处理,只是暂时做了修复,但车辙易复发。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特别是严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特别是重度车辙难治理、易复发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重度车辙辙槽的修复方法,在充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加快施工速率、减少交通影响的前提下,采用车辙处补强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延缓车辙复发的速率。
根据统计结果,交通车辆沿沥青路面车道单向行驶时,车轮一般都是沿基本相同的轮迹条带碾压路面,车道上轮迹带辙槽横分布频率最高,达到此车道总轴数的30%,即道路通车后轮迹带处受到比其它位置更大的累计荷载作用,轮迹带辙槽是产生车辙的路面部分,即为路面轮迹带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最适合的抵抗车辙的沥青路面应该是轮迹带辙槽处比其它位置更密实、抗车辙能力更高。在对沥青路面车辙治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交通车辆荷载对路面特别是轮迹带辙槽处的压实功也是治理车辙的关键。
本发明市政道路重度车辙辙槽(深度大于30mm)的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对重度车辙病害路面加热、耙松。采用就地热再生设备(现有商购设备)对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加热,然后耙松,车辙波谷处(车辙的最深处)耙松深度控制在1-2cm。
2、在轮迹带辙槽(车辙辙槽)处填充粗粒径混合料。为提高轮迹带辙槽处抗车辙能力,要求粗粒径混合料采用改性沥青、添加抗车辙剂。同时填充时要求填充高度高出同一横断面其它位置路面1-3cm。这样在后期进行碾压时,可以保证辙槽处新填充粗粒径混合料直接承受压路机的碾压,从而保证辙槽处路面的密实度和抗车辙能力。所述粗粒径混合料,采用AC-20型或AC-25型沥青混合料。
3、对路面进行碾压。由于填充后轮迹带辙槽处混合料高于同一横断面其它位置,因此在碾压时,实际轮迹带辙槽处承受了大部分压路机压实功,保证施工后轮迹带辙槽处路面压实效果(密实度)要高于其它位置路面。
4、摊铺新沥青混合料,碾压。
在进行完以上步骤后,处理后路面一般要低于正常路面,且路面平整度不能满足要求,摊铺少量新沥青混合料,新料摊铺厚度为可采用2cm,并进行碾压。保证路面平整度、美观性。
本发明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交通车辆荷载对轮迹带辙槽处的压实功,另一方面施工时通过在车辙辙槽处填充粗粒径混合料提高了轮迹带辙槽处的抗车辙能力,从而延缓车辙复发速率。针对严重车辙,不再是对所有变形面层进行铣刨处理,而是充分利用车辆荷载对原有路面的压实功,使得施工后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更好。施工过程中通过在轮迹带辙槽处填充抗车辙能力高的粗粒径沥青混合料,提出施工后轮迹带辙槽处的抗车辙能力,更符合实际使用过程中轮迹带辙槽处承受更大荷载作用的情况
施工后路面轮迹带辙槽处抗车辙能力高于其他位置路面,更能满足后期道路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主要是一种结合就地热再生技术对市政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特别是严重车辙(大于30mm)进行治理的养护施工方法,其实施具体方式如下:
对病害路面加热、耙松。采用就地热再生设备对病害路面(车辙路段)进行加热、耙松,为充分利用轮迹带辙槽处交通车辆荷载的压实功,车辙波谷处耙松深度控制在1cm-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未经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6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下肢按摩器
- 下一篇:可伸缩的操纵臂、操纵装置和注射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