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面测量和局部声全息法的分离声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317.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森;胡博;时胜国;李思纯;洪连进;方尔正;张揽月;莫士奇;朱中锐;时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面 测量 局部 全息 分离 声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声源的声场分离和重建的声场分离和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测量时,通常会遇到测量面两侧都有声源,或是测量面的一侧存在反射或散射的情况。而实际工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目标声源的声辐射特性或反射面的反射特性,需要将来自测量面两侧的辐射声分开。现有分离方法包括:(1)基于Fourier变换的单面声场分离技术(《物理学报》(2009年58卷12期))。该方法能够去除奇异性,可以采用单面测量进行声场分离,该方法的缺点是受到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影响,测量面孔径至少是重构面大小的数倍大时才能得到准确分离结果,因此测量量较大,无法对大型声源进行分离,即便能够得到声场分离结果,仍需要继续对声源面进行声场重构;(2)基于双面振速测量的声场分离技术(《声学学报》(2010年35卷6期))。该方法首先测量两个平行等间距测量面上的法向质点振速,再采用傅里叶法分离入射和辐射声场,该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法向质点振速精度,但却仍然受到测量孔径大小的限制;(3)基于声压和速度测量的统计最优声场分离方法。Jacobsen等人在《J.Acoust.Soc.Am》(2007年121卷3期)的文章中提出基于声压和速度测量的统计最优声场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p-u声强探头,在单测量面上对局部声压和质点振速信息进行测量,再采用建立的联合求解公式实现来自测量面两侧的辐射声场分离和声源面的重建,该方法解决了测量空间大小的限制,但其缺点是计算量大、效率低、计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更高、时间更短、适用于大尺寸声源声场的分离声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单面测量和局部声全息法的分离声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测量面上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由第一声源和第二声源构成的被测声场中,在位于两个声源之间的测量面上呈网格式分布有测量点,相邻网格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半个波长,通过获取各网格点处的声压幅值和相位信息获得测量面上的声压,通过获取各网格点处的法向质点振速幅值和相位信息获得测量面上的法向质点振速;
(2)对位于两个声源之间的测量面进行补零扩展,获取扩展测量面,对测量面上的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进行补零扩展,得到扩展测量面上的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
(3)获取扩展测量面与两个声源表面即声源面之间的传递矩阵;
(4)建立测量面上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之间的传递关系;
(5)获取第一声源面和第二声源面上的声压和法向质点振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