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395.7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广;钟志;郝本功;刁鸣;张雅彬;窦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9/02 | 分类号: | G01B9/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正交 光栅 同步 相干 显微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它包括光源(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线偏振片(2)、第一偏振分光棱镜(3)、第一准直扩束系统(4)、待测物体(5)、显微物镜(6)、校正物镜(7)、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9)、第二准直扩束系统(10)、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1)、λ/4波片(12)、矩形窗口(13)、第一傅里叶透镜(14)、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第二傅里叶透镜(17)、四象限偏振片组(18)、图像传感器(19)和计算机(20),其中λ为光源(1)发射光束的光波长,
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和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组成双光栅,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和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按照光栅线方向正交放置;
光源(1)发射的光束经线偏振片(2)后入射至第一偏振分光棱镜(3),第一偏振分光棱镜(3)的反射光束入射至第一准直扩束系统(4)的光接收面,经第一准直扩束系统(4)准直扩束后的出射光束依次经待测物体(5)、显微物镜(6)和校正物镜(7)后,入射至第一反射镜(8),第一反射镜(8)的反射光束作为物光束入射至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1);
第一偏振分光棱镜(3)的透射光束经第二反射镜(9)反射后入射至第二准直扩束系统(10)的光接收面,经第二准直扩束系统(10)准直扩束后的出射光束作为参考光束入射至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1);
汇合于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1)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经过λ/4波片(12)和矩形窗口(13)后入射至第一傅里叶透镜(14),经第一傅里叶透镜(14)汇聚后的出射光束通过由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和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组成的双光栅后入射至第二傅里叶透镜(17),经第二傅里叶透镜(17)透射后的出射光束入射至四象限偏振片组(18),该四象限偏振片组(18)的出射光束由图像传感器(19)的光接收面接收,图像传感器(1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20)的图像信号输入端;
以第一傅里叶透镜(14)光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建立xyz三维直角坐标系,所述矩形窗口(13)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设置,并且沿x轴方向均分为两个小窗口;
第一傅里叶透镜(14)和第二傅里叶透镜(17)的焦距均为f;
矩形窗口(13)位于第一傅里叶透镜(14)的前焦面上;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和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组成的双光栅位于第一傅里叶透镜(14)的后焦面上并且位于第二傅里叶透镜(17)的前焦面上;
图像传感器(19)位于第二傅里叶透镜(17)的后焦面上;
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的周期d与矩形窗口(13)沿x轴方向的长度L之间满足关系:d=2λf/L;
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的周期dphase与矩形窗口(13)沿y轴方向的宽度W之间满足关系:dphase≤2λf/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为二值一维周期幅度光栅、正弦一维周期幅度光栅或余弦一维周期幅度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为相位为0和π的二值光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象限偏振片组(18)为四片偏振片组成的2×2阵列,该四片偏振片的排布沿逆时针方向为依次旋转45°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偏振片(2)的透光轴与x轴呈45°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λ/4波片(12)沿与x轴呈45°角的方向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窗口(13)为L×W=6.33mm×3.16mm的窗口。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干涉显微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实现过程如下:
打开光源(1),使光源(1)发射的光束经线偏振片(2)和第一偏振分光棱镜(3)后分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经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1)汇合后,依次通过λ/4波片(12)、矩形窗口(13)、第一傅里叶透镜(14)、一维周期幅度光栅(15)、一维周期相位光栅(16)、第二傅里叶透镜(17)和四象限偏振片组(18),四象限偏振片组(18)出射的偏振光束在图像传感器(19)平面上产生干涉图样,计算机(20)将采集获得的干涉图样依据矩形窗口(13)的小窗口的尺寸分割获得待测物体(5)的四幅干涉图样,该四幅干涉图样以右上角图像为第一幅干涉图样,并按照逆时针方向排布为第一至第四幅干涉图样,四幅干涉图样按顺序的强度分布顺次为I1、I2、I3和I4,根据四幅干涉图样的强度分布计算获得待测物体(5)的相位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3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