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镜头与光学引擎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0135.8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4;G02B1/00;G03B21/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镜头 光学 引擎 | ||
1.一种投影镜头,用于容置于具有一开口的一机壳内,并配置于一放大侧与一缩小侧之间,其中一影像源位于该缩小侧,该开口位于该投影镜头与该影像源之间,该投影镜头包括:
一第一透镜,配置于该放大侧与该缩小侧之间,并远离该开口,且具有负屈光度;
一第二透镜,配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
一第三透镜,配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其中该第三透镜的焦距大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200毫米;
一第四透镜,配置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
一第五透镜,配置于该第四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以及
一第六透镜,配置于该第五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并靠近该开口,且具有正屈光度,
其中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以及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三透镜为塑胶透镜,且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玻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该放大侧的凸凹透镜,该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该缩小侧的凹凸透镜,该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该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且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投影镜头还包括一孔径光阑,其配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
4.一种光学引擎,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开口;
一影像源,配置于该机壳内;以及
一投影镜头,配置于一放大侧与一缩小侧之间,该影像源配置于该缩小侧,其中该开口位于该投影镜头与该影像源之间,该投影镜头包括:
一第一透镜,配置于该放大侧与该缩小侧之间,并远离该开口,且具有负屈光度;
一第二透镜,配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
一第三透镜,配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
一第四透镜,配置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负屈光度;
一第五透镜,配置于该第四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且具有正屈光度;以及
一第六透镜,配置于该第五透镜与该缩小侧之间,并靠近该开口,且具有正屈光度,
其中,当该机壳与该投影镜头受热时,该第三透镜的光学参数随着该第三透镜受热而发生变化,并抵偿该机壳因受热膨胀而产生的光学效应,
其中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球面透镜,以及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三透镜为塑胶透镜,且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玻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该放大侧的凸凹透镜,该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该缩小侧的凹凸透镜,该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该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且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该光学参数包括折射率、厚度、表面的曲率半径及非球面系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焦距大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200毫米。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特征在于,该投影镜头还包括一孔径光阑,配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1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