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蜜茱萸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081.2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7/04 | 分类号: | C07D40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茱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蜜茱萸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蜜茱萸宁(Meliternin),又名蜜特宁、三出蜜茱萸宁,分子式为C20H18O8,分子量为386.36,呈无色棱晶状,mp.185.5-186℃,不溶于水,略溶于醇和丙酮,溶于氯仿、苯和二氧六环。主要分布于芸香科(Rutaceae)植物三出蜜茱萸Melicope ternate树皮和三叶蜜茱萸Melicope triphylla (Lam.)Merr.叶中。药理研究表明,蜜茱萸宁对子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体外抑制浓度为100μg/mL,另外还具有杀鱼活性,其最小致死浓度MLC为10μg/mL。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提取分离纯化蜜茱萸宁的方法方面的专利或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蜜茱萸宁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得率高、环境污染小、产品纯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蜜茱萸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三叶蜜茱萸叶组织破碎,采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再按比例加入乙醇和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加热混匀,分为上下两相,取出富含黄酮的乙醇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混合均匀,取上相减压浓缩,通过聚酰胺树脂,氯仿-乙醇混合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注入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蜜茱萸宁。
所述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75%。
所述双水相系统中,乙醇体积占浸膏和乙醇体积之和的为13-28%(V/V),硫酸铵的加入量为15-20%(W/V),分相温度为40-50℃,静置2-6小时。
所述乙酸乙酯反萃取中,分相温度为25-33℃,静置时间为1-3小时。
所述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洗脱剂为氯仿-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为3:1。
所述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选用正己烷-氯仿-丙酮-水,体积比为(8-12):(10-15):(10-15):(6-10)。
所述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选用正己烷-氯仿-丙酮-水,体积比为10:11:11: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双水相萃取富集有效成分,继而采用聚酰胺树脂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环境污染小、产品纯度高,既适合小型试验,也可放大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三叶蜜茱萸叶组织破碎成粗粉,称取10kg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将滤渣再用60%乙醇提取1次,提取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加入硫酸铵和乙醇双水相系统,加入的乙醇体积占浸膏和乙醇体积之和的为15%,加入的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5%,加热混合均匀,在45℃条件下放置4h,静置,分为上、下两相,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其中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21%,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余量为水,混合均匀,系统在28℃下静置1h,分相,取上相,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浓缩浸膏加入聚酰胺树脂柱,氯仿-乙醇(3:1)混合溶液进行洗脱,收集含有蜜茱萸宁的流分,减压回收试剂浓缩、干燥得粗品。取正己烷、氯仿、丙酮、水,按比例8:10:10:6混合,倒入分液漏斗分层后,取下相为固定相注入高速螺旋管,开启高速逆流色谱仪,调节转速至820r/min,取上相为流动相泵入,流速2ml/min,当流动相流出时,用上相溶解粗品,通过进样阀进样,通过检测器定时收集流分,低温结晶,滤出得白色结晶,经高效液相检测含量98.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铝合金气密门框型材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经济型彩色马赛克